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2节 新任务(1 / 2)

第202节 新任务

被陈诚挂电话后,蒋纬国随即把电话打去了南京,直接打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

“父亲,第128团、第813团、独立第8骑兵团经连日高强度激战后,部队伤亡极大,官兵疲惫不堪,弹药消耗枯竭,因此我请求把这三个团从沪东前线撤下来,撤到南京或苏州进行休整。”蒋纬国开门见山,并且语气有点冷冰冰、硬邦邦。

“什么?”蒋介石很诧异,“三墩镇战役才打了一天一夜嘛,部队怎么就不行了呢?”

“是,是只打了一天一夜,但战斗强度高得令人难以想象!”蒋纬国毫不客气,他语气窝火地道,“镇子外延战斗里,日军重炮群不停地轰击,弟兄们成群成片地血肉横飞!好不容易在日军防线上撕开了一道裂口,接下来又是夜间巷战!弟兄们跟日军混战成一团!用枪、用刺刀、用石头、用拳头、用牙齿拼命地厮杀!受伤倒地的弟兄直接拉响手榴弹跟日军同归于尽!部队在一天一夜之间能节节推进,那都是用人命堆成的!日军对我们发动自杀性攻击,我们的弟兄们用敢死队跟日军拼命!几百个弟兄身上缠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冲向日军!一些弟兄临死前还喊着‘蒋委员长万岁’呢!”蒋纬国说着,忍不住伤心不已。(虽然反对蒋介石的人非常多,但蒋介石毕竟是一国统帅,领导北伐、领导抗战也有着很大功绩,所以在很多中国军民心里还是有着比较高的威望的,受到很多人的崇敬和拥护,特别是黄埔系部队和中央军嫡系部队,不少中央军嫡系军人在战死前确实高喊“中华民国万岁”和“蒋委员长万岁”。)

蒋介石沉默了一下,然后语气很温和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这场战争本就是敌强我弱,我们哪怕撑不住也要撑。沪东战局的新计划,我是跟陈诚他们研究过的,陈诚毕竟是前敌总指挥,对全局是非常清楚的,他既然表示赞同,说明计划还是行得通的,你呢,不要太意气用事,我知道你部队打得很苦,只是…再坚持坚持吧!”

“研究个屁!赞同个屁!”蒋纬国恼怒地想道,“陈诚哪里敢违逆你的意思!你瞎指挥,陈诚哪怕心知肚明也会迎合你。”他忍住恼怒,“再坚持坚持?”他语气愈发揶揄地说道,“歼灭了第101联队,父亲您立刻想要歼灭第101旅团,是不是歼灭了第101旅团,父亲您又想打算歼灭第101师团?父亲啊,部队真的快撑不住了,您这样做,确实说不过去啊!弟兄们不堪重负!”他真恨不得用“贪心不足”这个刺耳的词语来形容蒋介石。

“我知道,我知道。”蒋介石听得出蒋纬国在发牢骚,在耍脾气,加上他也自知“理亏”,并且沪东战场上最重要的部队就是蒋纬国那三个团,因此语气愈发温和,态度愈发和蔼,“此战毕竟是国际观瞻所在,国军必须要获得越大越好的战果,前线部队的压力,我也是清楚的,歼灭第101旅团就够了,不会再继续增加部队负担的。另外,你的部队取得了非常大的功劳,也遭到了很大的损失,我让军委会给你部队进行嘉奖并提供优先补充。”他在安抚着蒋纬国。

蒋纬国仍然气闷闷,他其实知道自己不能真的一怒之下撂挑子不干,但他实在受不了蒋介石这种“坐镇后方、遥控前线”的自作主张、令人讨厌的行为,因此才这样发发脾气。

“好了,纬儿啊,你也辛苦了,啊,就再坚持坚持吧!”蒋介石在别人面前是一国统帅,但在儿子面前肯定没法摆出一国统帅的架子,只能用父亲的身份来进行好声好气的“请求”。

“知道了。”蒋纬国烦闷地挂上电话。

三墩镇战役第二天,也就是10月3日的上午,急速增援第101联队的日军第101旅团第149联队在旅团长佐藤正三郎少将的指挥下,突破因为国军第2师故意“放水”而让出的荷花庄防线,抵达三墩镇北部郊区,继而猛攻国军第813团的镇北防线。由于第101联队的残余官兵正与国军在镇内展开犬牙交错的巷战,已无法从镇内撤离逃脱,因此佐藤少将放弃把第101联队残部从镇内救出来的打算,直接命令第149联队冲入镇内,与第101联队残部合兵一处,确保三墩镇不丢,确保第101联队残部不被彻底消灭。霎那间,三墩镇北部郊区淹没在惊天动地的雷霆霹雳和血雨腥风中。面对黄色浪潮般涌来的日军,第813团拼死抵抗,苦战至中午,自身伤亡三千余人,杀伤日军一千余人,指挥作战的副团长孙天放被日军炮弹严重炸伤,部队拼得近乎油尽灯枯,最终不支,使得第149联队顺利地撕了开国军对三墩镇的包围圈,涌入已是一片废墟瓦砾的三墩镇内。

“弟兄们尽力了!”赶回来向黄维、郑洞国、蒋纬国进行汇报吉章简眼含热泪地道,“这股日军同样拥有数量很多的重炮!弟兄们只能依靠野地上的简陋工事和镇子边缘的残垣断壁进行抵抗,日军重炮群一个齐射,部队一下子就要损失半个营!”他说着,忍不住潸然泪下。

“辛苦了!辛苦了!”黄维和郑洞国都连连好声安慰。上海地势海拔很低,地下水丰富,官兵们根本挖不出太深的战壕,战壕若挖到一米半深,地下水却能积到一米深,第813团的官兵们就在齐腰深的积水里抵挡拥有大批重炮的日军,自然打得很苦,完全扛不住日军重炮。

“妈的!又有这么多重炮!”蒋纬国烦躁不已。

“第101师团确实得到了极大加强。”萧爻拿着几份血迹斑斑的证件走过来,“你们看,这是部队刚在镇内几具日军炮兵尸体上找到的军籍证,上面显示他们并不属于第101师团的炮兵联队,而是属于‘日军第1野战重炮兵旅团’。诸位长官,第101师团不是一个单纯的日军甲等师团,第一,该师团在兵力、装备上都得到了极大加强,第二,该师团实际上还有一个野战重炮兵旅团协同作战。我们包围的不是日军一个甲等师团,而是日军一个得到加强的甲等师团和一个野战重炮兵旅团。”(日军此时共有4个野战重炮兵旅团,番号分别是第1、第2、第5、第6旅团,另外还有很多独立的重炮兵联队、重炮兵大队等,被松井石根调到沪北战场上的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0、第15联队以及独立野战重炮兵第2、第3、第4大队都属于后者。)

黄维神色忧虑无比,郑洞国摇头苦笑,蒋纬国问萧爻:“日军一个野战重炮兵旅团大概拥有多少重炮?”

萧爻回答道:“这个不是很固定,日军一个野战重炮兵联队一般会拥有36门120毫米火炮或24门150毫米的火炮,而旅团会下辖两三个联队,如果我们眼前的这个‘第1野战重炮兵旅团’也在事先得到过加强,那么该旅团起码会拥有60门至80门左右的大口径重炮。”

“操!”蒋纬国也苦笑起来。大炮的威力,特别是大口径重炮的威力,根本就是轻武器望尘莫及的,蒋纬国宁可不要一千支冲锋枪也要十门大炮,大炮精确射程有几公里,冲锋枪不过几百米而已。蒋纬国部队虽然在轻武器上超过日军,但在炮兵力量上则完全被日军甩开。

“第149联队进入镇子里也是一件好事。”萧爻十分努力地“安慰着”蒋纬国等人,“毕竟我军若与之展开野战,恰恰能让该股日军的炮兵力量发挥实力,让其进入镇子里,打巷战,则使得战事有利于我军了,毕竟巷战是轻武器的舞台,大炮则在巷战中受到了诸多限制。”

“但愿如此吧!”郑洞国叹息道,“弟兄们已经撑得强弩之末了,现在又来一个基本上齐装满员并且还携带大批重炮的日军联队,这场战斗…难呐!”

随着沪东战场上的局势新变化,交战双方都积极地展开重新部署。也许是因为也觉得自己的“盲目服从”导致的后果确实太严重,再加上对郑洞国、吉章简、蒋纬国等人的愧疚,陈诚一咬牙,把他的发家老本第18军第11师也调到了三墩镇战场。第18军此时下辖第11、第14、第67、第94师,为了集中力量,陈诚又命令第14师、第67师、第94师硬生生地从各自已经残破不堪的部队里“最少抽调一千人”补充进第11师,使得在连日激战中兵员已经锐减至不足三千人的第11师恢复到近六千兵力,由黄维担任师长,投入三墩镇激战中。对此,郑洞国、吉章简等人都感到了一丝安慰,毕竟黄维此人是出了名的“呆子”,打仗一心一意,不会玩什么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伎俩,有他指挥第11师的六千兵力投入战局,第128团、第813团、独立第8骑兵团的压力自然大大减轻了很多。

“拆东墙补西墙。”萧爻则对此则显得不以为然,并且隐隐间有些忧虑,“第18军原本在沪北作战,顶在罗店一带,那里可是重地,一下子抽走六千兵力,辞公就不怕顾此失彼吗?打赢了沪东却丢了沪北,即便我们真能全歼第101旅团,上海战场上的几十万国军都会陷入巨大危机的!”

蒋纬国受到萧爻的启发,也有点担心:“话虽如此,但国军后续部队一直在开赴到上海,每天少者一个旅多者一个师,沪北部队虽然被抽调到沪东,但有后续部队不断补充沪北的。”

萧爻摇头:“其实,营座你没发现吗?我们好像已经在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了,我非常担心我们正在落入日本人的某个陷阱里。”

蒋纬国问道:“依你之见,我军应当如何?”

萧爻道:“立刻放弃沪东!把沪东部队都撤入沪中城区里,与沪北部队连成一体,这样,我军在上海战场上进可守、退可撤。虽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但能打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