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杜家和卫家的差距好比云与泥, 李月季白天睡觉也不敢做卫若怀中意杜三钮的梦。见卫若怀还带两个护院,身后各背一张弓,“知道了, 别搁山上耽误时间长。”根本不担心卫若怀会存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

  丁春花看著卫若怀一行往山上去,听到她大嫂的话更不会多想,非但如此,还用粗布包住手把栗子外面的毛壳去掉,等著三钮回来家收拾。

  山上的栗子早已成熟,之前杜家村的村民忙著收黄豆,犁地,种小麦,在晚稻成熟之前是能歇上几天,然而现在又不是吃不上饭的年代,栗子树又长在高处,村民也就懒得上山捡栗子。

  卫若怀知道山上物产丰富,比如他家经常吃的山菌,除了刚来那几天,再也没管别人买过。当他看到满地皆是栗子,不少栗子已坏掉,“怎么这么多?!”

  “没人要啊。村里的男人出去做事,老人没法上山,那些懒女人嫌麻烦,宁愿不吃也不捡。对了,卫小哥,栗子不去掉外壳能放一两个月,叫你家的人多捡点回去?”三钮小心试探,“你家房子多,摊在地上不会发霉。”

  卫若怀瞅她一眼,杜三钮那期待的小眼神瞬间变得枯井无波,卫大少心中暗乐,故作矜持,微微颔首,“行啊。都听到了没?”

  “少爷,我们记下来,回去就喊人过来。”其中一人瞅著同伴继续说:“他在这边保护你们,我去里面看看?少爷。”

  “别走远,最多两刻钟就回来。”卫若怀担心杜三钮,随便拿个箩筐就跑过来。箩筐看起来不小,半米高,架不住三个人同时捡栗子往框里扔,两刻钟没到箩筐就满了。

  一直守著他俩的护院立马扯开嗓子喊同伴,谁知他们又等一刻钟,另一个护院才回来。卫若怀面色不愉,眼瞅著即将喷火,熟悉他的护院举起手里的东西。

  “野鸡?”卫若怀脸上的怒气瞬间消失殆尽。杜三钮在他身边,简直服气,比唱戏的变脸还快,“不是野鸡,是竹鸡。他另一个手里拎的是狍子。等等,你往上面去了?”

  “没有。”护院道:“我刚往里走几步,啪塔一下,手背上多出一滩鸟屎,谁知等我抬头一看居然是这玩意。也不知道是村里人不常上山,还是这东西胆子肥,我拿下弓它还站在树枝上不动弹,直到箭射出去它才知道飞。

  “可是它的翅膀一扑打,箭被扫出去砸到这只傻狍子。本来我不想捉,狍子肉味重不好吃,一想三钮姑娘有办法,又补一箭,拽根藤条把狍子绑起来,就去追拉我手上屎的这只鸡。刚捉到它就隐隐听到你们喊我。”

  “那你怎么不立刻回来?”卫若怀问。

  护院道:“我大概是闯到鸡窝里,捉了一只周围还是三四只。这种鸡个不大,做好还不够二少爷自个吃的,所以又打两只。”

  杜三钮此时才看到,每只住鸡身上都有血迹,不由自主地又想到早两天血肉模糊的野猪群,心中一颤,“我们,快回去吧,晌午了。”

  “对,回去杀杀洗洗,晌午不耽误吃。”卫若怀话音落下,另一护院背起箩筐。

  卫家两名护院打小习武,身体不知比卫若怀强多少倍,两人背著栗子,拎著狍子,下山时居然比卫若怀和杜三钮走的快。

  “别著急,”卫小哥伸手扶住三钮,杜三钮下意识想甩开他,又听到卫若怀滴咕,“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来的时候也没见路有多陡。”

  杜三钮自动带入,卫若怀怕摔倒。于是不再挣扎,由著他攥住自个的胳膊。

  卫若怀最懂适可而止,到山脚下立马松开三钮,像掩饰自个的窘迫,问:“栗子怎么吃?”

  杜三钮道:“放锅里炒著吃。我回家就做,你们到家先把鸡洗好,待会儿我去教钱娘子怎么做。”

  “好。”卫若怀三钮门口过都没停顿,直接回家。

  剥掉毛壳的板栗洗干净,用刀在板栗外皮上化个小口,倒入锅里用水煮一刻钟,捞出来备用。倒麻油化糖,锅里的油糖烧至起白泡,把板栗倒入锅里翻炒至板栗熟,便可盛出来。

  去年这时候杜大妮生了,一家人担心大妮,也就忘了山上还有板栗这东西。今年家里条件比去年好很多,有油不缺糖,三钮折腾起来丁春花一般情况下不心疼。

  丁春花以前也吃过水煮的板栗,第一次吃炒板栗,又忍不住说:“钮啊,我猜你上辈子一定是个厨子。”

  三钮心想,厨子?亓国的厨子也没有大吃货国的孩子会吃,“也许吧。娘,我给伯娘送点。”

  炒板栗现炒好吃,三钮总共炒四大海碗生板栗,板栗炒熟之后自然比之前多。丁春花见有三碗一盆,从盆里倒一小碗出来,剩下的放在柜子里,“这些留给你爹吃,剩下的你送过去吧,我做饭。”

  杜三钮瞥她一眼,给两个伯娘送板栗的时候,放下碗就抓一把自个吃,嘴里说:“伯娘,像这样直接剥掉壳就可以吃了。”

  段荷花和李月季两人也没多想,只是李月季一听板栗这么香是用油和糖炒出来的,立马问,“栗子糕怎么做?”炒板栗太浪费,太浪费东西了。

  杜三钮和她说一遍,等送板栗到卫家时,钱娘子不但洗好鸡,连鸡肉都剁好,就等著下锅炒。三钮先教她如何把板栗的皮去掉,“炒竹鸡就和炒家里的鸡一样,鸡肉倒锅里翻炒变色就把板栗倒进去炖,鸡肉炖入味便可出锅。”

  “那这只傻狍子呢?”钱娘子犯头疼。

  三钮说:“狍子的肉得放水里泡,反复换水泡去血水,放调料腌,像腌野猪肉那样,然后加藕粉或者山药粉拌匀,倒油锅里炸,炸至金黄出锅就没那么重的味了。”

  “照你这样说晌午吃不到了?”卫老接道。

  杜三钮瞥一眼他手里的板栗,“您老还能吃得下去么?”

  卫老呵呵一笑,“的确吃不了那么多。”然而老人家却不知吃不了那么多还使劲吃的人大有人在。

  京城百官早就听说卫炳文家的厨子极会做吃食,也看到卫炳文兄弟俩胖了一圈又一圈,收到卫炳文赏菊的请柬的达官贵人们,下朝后立马回家换衣服,依然没成为第一个抵达卫府的人。

  大皇子是皇子当中最清闲的人,卫炳文前脚进家门,他后脚带著王妃到了,那时卫炳文刚刚换下官服,都没来得及出门迎接他。

  这位主子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见到卫炳文直呼,“大舅哥,赶紧把你家好吃的端上来,本王中午就喝一碗粥。”

  卫炳文暗暗摇头,立马令下人端出撒子,亲自给他倒一杯果酒,“厨房还没做好饭,您,您少吃点。”

  “知道,知道。”大皇子浑不在意的挥挥手,“忙你的去吧,王妃和本王不是外人,不用你招呼。”

  卫炳文心想,我是不想招呼你,可站在门两侧的侍卫,那是太子的人,我不把你招呼好,明天

  就得回老家种田,“下官令人送去的食谱您收到了么?”

  “早收到了。”王妃见自家王爷只顾得吃喝,“太子早几天叫王爷去东宫一趟,大哥,不出三日,京城就会多一座酒楼,卖你给的那些吃食。”

  卫炳文早就料到。大皇子和太子长得有五分像,其他地方一点也不一样。大皇子一根肠子通到底,太子的心眼所有皇子和皇女加一块也没他多。

  当初皇后不顾年龄大,拼命再生个孩子,便是希望生个七巧玲珑心的皇子,护著她那心实到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二皇子都不好意思算计的大皇子。

  事实上,皇后如愿了,也因生下七皇子后身体大不如前,撑到七皇子三岁就撒手离开。

  那时太皇太后还在,便把七皇子带到身边教养。七皇子九岁被立太子,十一岁时太皇太后离世。

  太皇太后下葬当日,数十位官员因对老太后不敬,而被皇帝罚跪在冰天雪地里,有人甚至因此落下每逢阴天下雨膝盖就痛的毛病。而那次在皇帝面前多嘴的人便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