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7节 突出重围(2)(1 / 2)

第327节 突出重围(2)

南京军的突围时间被定在4月15日夜间。

这一天,在原先历史上,中国军队于台儿庄取得著名的台儿庄大捷,而在眼下的时空里,杭州沦陷,同一天,晋北重镇大同也沦陷,死守大同的晋绥军第61军两万余将士战死殆尽,军长李服膺力战身亡,日军东条师团以死伤七千余人的代价撕开了晋北缺口,继而由北向南、长驱直入,扑向太原,第二战区随即收拢晋北晋中部队,在晋北通往太原的咽喉要地忻口(忻州)构建防线,继续抵抗日军。日军对山西省的攻击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东条师团由北向南,二是板垣师团由东向西,由于晋绥军在晋东构建的太行山防线被经营得十分坚固,因此板垣师团秘密抽调一万余人补入东条师团,日军继而佯攻于晋东,强攻于晋北,加上阎锡山过分迷信太行山防线,忽略了晋北,致使东条师团击破晋绥军的晋北防线,突入山西省北部腹地。

毋庸置疑,山西省的抗战局势在愈发不利,华北战场的大局势仍然在日益恶化。

危境之中,南京军必须要有所作为,这是这支中国最强军队的使命。

为确保这场突围行动能够成功,南京军竭尽全力地做好了充分准备,国军的海军和空军也做好了充分准备,特别是海军。海军长江舰队眼下可谓“兵强马壮”,除了原先的宁海号、平海号、逸仙号、中山号、纬国号五舰,又于4月1日获得日本海军被迫转让的3艘驱逐舰、3艘炮舰、4艘运输船(都是2500吨级的,算是比较大的运输船),还有一批鱼雷艇和炮艇,确实可以在长江上助南京军一臂之力,参战前,长江舰队又费尽周折地征集到100多艘民船,都是小吨位的,大者不过几百吨,小者只有几十吨,但聚沙成塔,总计一次性可运上万人员。

蒋纬国现在手里总计有各型坦克500多辆、各型装甲车400多辆、各型军车1000多辆、各型火炮800多门(不包括五座炮山上的固定重炮,包括迫击炮,但不包括掷弹筒),其中,大口径重炮高达200多门。这么多的坦克大炮,加上南京军的虎贲精兵,在日军重围里杀出一条血路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最大的麻烦是城内的平民。截至眼下的四月中旬,因为各种变化,南京城内人口已经超过46万,组成部分包括:

正规军8.8万余人(包括康复痊愈后归队的伤兵)、民兵4万余、青壮年民工3万余(大部分可转化为民兵)、伤兵1.7万余(2万余重伤员和残疾者基本上在先前已经被送出城了,还在城内的伤兵基本上都是轻度或中度伤员,增增减减,还有1.7万余人,大致上一半属于轻度伤员,一半属于中度伤员)、老弱妇孺平民28万余人(青中年妇女13万余人,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老人约9万人,小孩约6万人)。按照突围计划,正规军要突围约4万人,民兵要突围约2万人,民工要突围约2万人,伤兵里的中度伤员全部带走,约8000名伤兵,老人全部带走,小孩全部带走,青中年妇女尽量带走得越多越好。很显然,正规军突围不成问题,民兵和民工可以帮忙战斗,不会成为累赘,伤兵、老人、小孩、妇女都是很大的麻烦。

“如果把这些老弱妇孺都丢在城内,部队当然可以闪电般地突出重围,但是...”蒋纬国感叹道,“不能这么做啊!军人就是保护人民的,如果丢下人民独自逃跑,还算什么军人呢?”

南京军突围部队之所以必须带走这些数量庞大的老弱妇孺,一是出于军人的职责,二是为了避免南京城破后他们会遭到日军的屠杀凌辱,三是为了减轻城内守军的物资负担。日军把这么多平民驱赶入城,就是要用这么多张嘴巴消耗掉守军的粮食。带走这些平民,也为了让南京城能守得更久一点。

4月15日下午,南京城南部的莫愁湖附近。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但井然有序,一队队老人、妇女、小孩、民兵、民工排着长龙般的队伍走向一个个军械堆成的小山,军械小山边,一个个军官声嘶力竭地喊道:“都来领取武器!民兵和民工每两个人一支枪、五十发子弹、两颗手榴弹,超过十岁、低于五十岁的妇女同样过来一人领一颗手榴弹!不会用枪用手榴弹的人赶紧问身边的人!注意!不要走火!所有人进行战斗编队,一名民兵、一名民工、一名妇女、一名老人、一名小孩编成一个小队!民兵和民工听着,你们的责任就是保护本队里的妇女、老人、小孩!不要离开他们!我们的先头部队会在前面打开通道,然后就是你们,最后是我们的殿后部队!你们被夹在我们中间,位置是最安全的,遭遇日军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遭遇了,必须战斗!不要害怕!用你们的武器打他们!你们要学会自我保护!还有,记住,千万别落入日军手里!”

现场的民兵、民工、妇女们都神色紧张而凝重,老人们目光不忍,孩子们有的哇哇哭泣,有的好奇地东张西望,有的兴奋得欢呼雀跃。每个这样的平民战斗小队里,民兵冲在最前面,然后是牵着或抱着小孩的妇女(不一定是母子或母女关系),接着是老人,最后是民工殿后。南京军没有那么多兵力保护这些老弱妇孺,只能给他们发武器,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卫能力。总体而言,南京军的枪械基本上都用德式98k,民兵民工都用中正式或三式(中正式除了长度不如三式,即没有三式更加有利于拼刺刀外,其余性能都不逊于甚至超过三式。)。

蒋纬国看着这一幕,心里很难受:“天知道这些老弱妇孺究竟有多少能活着出城,不过,我已经尽力了,我问心无愧。我不需要自责,因为带来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是狗日的日本人。”

与此同时,长江上,国军的长江舰队在劈波斩浪地赶来,准备参战;南京城内的大校场机场、明故宫机场上飓风呼啸,一"bo bo"国军战机开来停驻,准备参战。“二公子!”南京军航空兵部队指挥官佟彦博找到蒋纬国,神色严肃。

“有事吗?”蒋纬国诧异地看着佟彦博。

佟彦博看了看周围,低声道:“空军方面接到委员长的指示,为了鼓舞军心、振奋民心,打击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再次考虑轰炸日本本土的行动,周总司令(周至柔)想问问二公子你的意思。”

“哦?”蒋纬国想起来了,又是历史上的那起“纸片轰炸”。

在原先历史上的1938年5月19日的夜间,中国空军出动了两架美制马丁b-10轰炸机,远征日本本土,飞至日本九州岛西南部的长崎等地,投下100多万份传单,以警告日本当局。眼下,这个时间点也快到了。本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虽然打输了平津会战和淞沪会战,但表现出色,多次重创日军,特别是南京战役,更是让举国上下鼓舞振奋,但随着日军突然对华北、苏北、浙北大举兴兵且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自然让中国国内各界的抗战激情受到很大挫伤,不止如此,国民政府高层内的“主和派”“亲日派”隐隐间又有死灰复燃的苗头。基于这些考虑,蒋介石决定批准中国空军当初拟定的“轰炸日本本土”计划,从而激励国内各界人心,也打击一下日本人重新变得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扔炸弹还是扔传单?”蒋纬国问道。

佟彦博笑了笑:“扔传单。二公子你是知道的,我们空军的实力并不强大,特别是轰炸力量,很弱小、很宝贵,轻易损失不得,顶多就出动几架轰炸机执行任务,几架轰炸机即便满载炸弹,也不过十吨上下,给日本本土造成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不如投传单,更有效果、更有宣传影响力。”

蒋纬国很是不以为然,在原先历史上,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人也搞了这么一手,虽然美国人只派了16架轰炸机,但装载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炸弹,相比于美国人的干脆利索,中国人倒是畏手畏脚,“想做不敢做”,扔什么传单,搞什么“仁义”,同时也害怕日本人的报复。在原先历史上,事实已经证明,这场“纸片轰炸”没什么用,日本人继续侵略中国,该杀中国人时照杀不误,该抢中国人时照抢不误。“这个行动很好,我支持,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助的话,尽管说。”尽管蒋纬国没什么太大兴趣,但他还是表示支持(其实是表示批准),毕竟这事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

“好,那就好。”佟彦博点点头,随后赶去发电报给周至柔。

夜幕徐徐降落,南京城内南部的莫愁湖、夫子庙、雨花台一带愈发人潮涌动、大军云集,一队队坦克、装甲车、军车、被军车牵引拖曳的火炮在飞沙走石中依次列队,汇聚成强大的机械化突击力量。现场所有人都心潮起伏、精神紧绷,炊事兵抬着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大铁桶,里面装满饭菜和热汤,边走边大声吆喝道:“吃晚饭啦!都吃饱点!吃饱了才有劲杀鬼子呀!”

准备突围的人群在南部城区集结待命,没有多少人来送行,这是此时战争条件不允许的,要走的人准备走了,其余人来送行,阵地怎么办?没了一半以上人口的南京城更加人员紧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或战斗岗位或工作岗位,不能擅离职守,能抽空来的都是高级将领。突围的主力部队包括第88师、第99师、第145师、第170师、第182师、第77师一部分、第100师四个团、工兵旅一个团、炮兵旅一半炮兵力量等部队,第99师师长李玉堂是整场突围作战的总指挥,第88师师长宋希濂是作战副总指挥。唐生智、萧山令、黄维、王耀武、陈明仁等将领过来送别,现场气氛庄严而伤感。

“一路顺风!”唐生智等人依次与李玉堂、宋希濂等突围将领握手,“另外,再祝你们在苏北、华北战场上痛击日寇、力挽狂澜!”

“唐长官!你们...”李玉堂、宋希濂等突围将领的眼圈都红了,“多保重啊!”

“你们也是!别以为我们留在南京比你们危险,说不定你们比我们更危险呢!”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国捐躯,军人本分!也许我们看不到胜利那天,但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吗?胜利,总要死人吧?我们不死,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