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5节 愈战愈烈(2 / 2)

蒋纬国越听越心痛。

“别太难过了。”孙立人安慰蒋纬国,“经过这场恶战,还活着的弟兄都接受了血火的洗礼和考验,成为了真正的百战老兵。这支部队有了魂也有了骨,比起以前已经得到升华了。”

“营座,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嘛!”蒋纬国挂名的第一装甲营副营长赵志华笑着说道,“只要死得其所,就物有所值了!我们团虽然损失了一万多弟兄,但被我们干掉的日军起码也有一万,日军在平津战场上损失了四万人,其中四分之一是被我们团干掉的。要不是那场功亏一篑的夜袭战,我们损失肯定要小很多,战果也肯定要大很多。”

“哦?”蒋纬国很好奇地问道,“什么夜袭战?”

第一营副参谋长易水寒唏嘘着说道:“月十日那天,日军攻陷了天津,张自忠将军的第38师几乎拼得油尽灯枯,全师撤离天津时只剩两千多人,日军攻陷天津后立刻抽调精干部队连夜穿插向北平南部,试图迂回包抄我军后方,截断我军退路,由于日军战线拉得很长,薛将军敏锐地发现日军独立第11混成旅团在霸州地区处于一个三面突出的凸点,因此急忙派遣我们团穿插向日军该旅团后方,一来解除日军对北平后方的威胁,二来创造能全歼这个日军旅团的战机。我们团立刻开拔,但在霸州东北处的三圣口遭到日军以逸待劳的强力伏击,起码有三个师团的炮兵部队对我们团展开似乎蓄谋已久的猛烈炮击,导致我们团遭到了非常惨重的损失,全团差点儿就陷入日军一个混成旅团和一个主力师团的前后夹击甚至是全面包围,关键时候,杜团座命令我们团放弃在平地上突围,调头冲杀向日军独立第11混成旅团,与其展开夜间混战,迫使日军炮群无法继续炮击。混战大半夜,我们团足足折了六七千弟兄,但也干掉起码四千日军,血战到天亮,在空军飞机的增援以及薛将军的全力援救下,我们团得以突围,没有全军覆没,但是,解除日军对北平后方展开迂回包抄的行动也随之宣告失败,北平很快陷入日军三面包围,苦撑了十二天,北平不得不被放弃,否则我们十几万主力就要被包围在北平了。”

蒋纬国点点头:“你们都是好样的。接下来你们就在南京好好休整吧!等你们恢复元气,南京保卫战估计也要开始了。”

杜聿明等军官们都神色庄严地点头。

九月上旬,日军开始向淞沪战场展开第一批的大规模增兵。淞沪会战刚爆发时,日军参战部队只有第3、第11师团以及一些附属部队,九月九日这天,第9师团抵达上海参战,五天后,第13师团抵达上海参战,原计划调往华北派遣军的第6、第16师团在同日接到了前往上海参战的命令,同时,日本陆军为“日中战事全面化”而正式展开了日本现代化陆军成立后的第五次扩军,原本在十二年前“宇垣裁军”中被拆撤的第13、第15、第17、第18师团奉命进行重建,不仅如此,日本陆军分别以第1、第8、第9、第14师团的预备役兵员为基础而陆续成立了第101、第108、第109、第114师团,在平津战场上“劳苦功高”的独立第11混成旅团则被扩编组建为第26师团。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共有17个师团,此时则增至26个师团,根据日军高层的计划:日本国内留2个师团,日占朝鲜半岛留1个,其余23个师团都可投入中国战场。值得一提的是,日军还拥有十余万伪满军以及近万日籍台军、数万日籍韩军协助作战(伪满军是以独立军队的名义参战的,日籍台军和日籍韩军都是日军的一部分,因为台湾人和朝鲜人/韩国人现在在名义上都是拥有日本国籍的日本人。)。

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和有的放矢的高效战术,日军第3、第11师团虽然在吴淞口站稳了脚跟,但在向内陆推进时仍然十分吃力,松井大将不得不放弃他一开始的“以吴淞口为热点,引诱大批中国军队被吸引到吴淞口,然后再派下一批登陆日军在川沙口登陆并迅速包抄吴淞口中国军队后方,从而实现大规模聚歼战”的计划,然后颇为无奈地让第二批抵达上海的第9、第13师团在川沙口展开登陆,目的只是扩大日军在上海的立足点。由于在沪中国军队的大部分精锐都在吴淞口或被补充到吴淞口,川沙口防御力量有些不足,因此日军第9、第13师团的登陆行动较为顺利,月浦镇、宝山镇、罗店镇、狮子林都先后陷入激烈战斗。

东京,陆军大臣的官邸。

会客室内,陆军大臣杉山元大将怀着两分不喜分期待的心情看着眼前这个上门拜访的陆军少将。此人在日本军界里人缘很差,因为他恃才傲物、口无遮拦,所以得罪了很多人,但他之所以能恃才傲物,又是他才华横溢、智慧过人的直接原因。这个少将是继“日本军界第一大脑”永田铁山之后的“日本军界第一战略家”的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在七七事变前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作战部)部长,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极力主张“不扩大方针”,全力反对“对华全面开战”,结果与中日开战整体大趋势相违逆,因此被解除部长职务,继而接到了调往中国东北、担任关东军副总参谋长的命令,这意味着他被赶出了日本军方的高层指挥枢纽,被打发到偏远地区坐冷板凳。接到这个命令后,石原莞尔沉默了一整天,然后前来拜访杉山元大将。

“石原君…”杉山元大将不动声色地开口,“你找我有何要事?我比较忙。”

石原莞尔眯起眼看着杉山元:“大臣阁下很忙,我是非常理解的,因为这不出我的预料。帝国军在上海前线进退维谷,且连连损兵折将,大臣阁下怕是好几天都没睡个安稳觉了吧?”

杉山元大将立刻怫然变色,因为石原莞尔确实说话很难听,并且言语中隐隐还有几分讽刺味道。“到底有什么事?”杉山元大将冷淡地道。

石原莞尔神色突然变得凝重无比,语气和态度也变得毕恭毕敬:“大臣阁下,我不愿意前去满洲担任关东军副总参谋长,我想去上海前线,请您批准。”

“哦?”杉山元大将顿时惊奇了,石原莞尔坚决反对中日全面开战,但眼下他却主动要求前去中国战场,不得不令人惊奇。

“松井大将是攻坚战专家,他的上海派遣军已经作战大半个月,虽然也算是小有成就,但在整体战局和战略上却始终处于下风和被动。短短的大半个月,帝国军在上海已经折损了两万兵卒,占领地区不过数十平方公里,连上海市城区核心都没能靠近。”石原莞尔紧盯着杉山元大将,“大臣阁下,帝国军这样死拼硬打下去,攻克上海不是没可能,但耗费的时间以及付出的代价,究竟几何?是否会导致帝国军的上海攻势最终得不偿失?上海都打得如此艰巨缓慢,更何况是南京?据我所知,松井大将在离开帝国时,可是口出豪言要打到南京的。”

杉山元大将沉默了一下,他虽然急于求成,但不会利令智昏。“石原君,你有何高见?”在相当于默认了石原莞尔的预测后,杉山元大将摆出不耻下问和洗耳恭听的难得态度。

“松井大将勉强可算是战术家,但绝非战略家,他的战略目光太狭小了,他眼睛一直盯着上海,可是,大臣阁下,上海战役绝非一场单纯的城市攻防战,它根本就是一场战略性战役。”石原莞尔一针见血地道,“帝国军在上海确实有些小家子气了,没有战略上的大气魄。”

“石原君,莫非你是劝我放弃上海攻略?”杉山元大将似乎听到了很刺耳的东西。

石原莞尔摇头:“当然不是。大臣阁下,请恕我直言,帝国军在上海的攻略既木已成舟,或者说是…骑虎难下,现在放弃,更加得不偿失,恰恰相反,只能全力推进,但要改变战术。”

杉山元大将心头一动:“石原君,莫非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打破上海的僵局?”

“总比现在死打硬拼更好。”石原莞尔点头。

杉山元大将沉吟了一会儿:“我可以让你取代饭沼守少将,去担任上海派遣军的参谋长。石原君,我希望你能不负众望。”

“大臣阁下…”石原莞尔并未露出欣喜神色,表情反而更加凝重,甚至有股忧心忡忡的痛苦,“自古以来,武将自当死战,文官自当死谏,我知道我的对华理论不符合您的看法,可时至今日,我还是要冒着触怒您的危险,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再一次地向您直言不讳。大臣阁下,帝国军拿下上海就要知足了,别说全面吞并支那,就连南京都不应该觊觎。帝国此时就像一个赌客,输了想翻本,赢了想再赢,最终结果只会越陷越深、无力自拔。克制住心头的贪欲,既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成熟体现,也是一个人为自己国家尽到最大责任的使命。大臣阁下,拿下上海后,帝国军必须停手了!”

杉山元大将看着石原莞尔,他明白石原莞尔的意思了,站在石原莞尔的角度上,石原莞尔其实是在为阻止日本完全陷入战争泥潭甚至是走上败亡道路而尽到最后的努力。强忍住心头的愠怒和嫌恶,杉山元大将不咸不淡、不冷不热地道:“好了,石原君,你要说的我都知道,帝国军拿下上海后的下一步攻略,是要根据上海战事结束后的整体大局来进行决定的。至于帝国军能不能拿下上海,正需要你的尽力,我拭目以待。一切,等帝国军拿下上海再说。”说完,杉山元大将颇为不耐烦地一挥手,下达了逐客令。

石原莞尔向杉山元大将鞠了一躬,然后怀着沉甸甸的心情离开了陆军大臣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