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2节 爆破(2)(1 / 2)

第162节 爆破(2)

日本海军驻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大川内伝七)少将虽然远远谈不上是什么名将,但他绝不是牟田口廉也大佐那种只知盲目蛮干的愚昧莽撞之徒,客观上讲,大川少将属于“能力不太突出但基本功很扎实的稳重型指挥官”。在原先历史上的淞沪会战初期,大川少将指挥四千余缺乏重武器的日军,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六万余拥有坦克重炮、火力强大、弹药充足的国军德械化精锐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苦战六天六夜,始终让中国军队无法越过雷池,成功守住阵地,坚持到本国后续主力大军的到来,为日军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该战绩确实证明了大川少将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六天六夜的激战里,中国军队共伤亡一万余人,包括一位将军(黄梅兴少将),日军只伤亡一千余人,比例非常鲜明。

身在上海的大川少将要比身在东京的日本军政高层们更清楚上海的局势,他已经闻到上海空气里正日益浓烈着的硝烟味,虽然东京高层们此时十个有九个半都把目光死死地放在平津、放在华北,但大川少将肯定,上海、华东的战火也已经为期不远,中国军队正在暗中磨刀霍霍,上海的局势根本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由于中国军队在平津战役中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把日军的华北驻屯军杀得干干净净,这使得很多日军高层都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大为震惊并因此而不敢掉以轻心,大川少将也一样,他非常担心中国军队会把他的上海特别陆战队变成第二个华北驻屯军,把他本人变成第二个田代中将,因此他多次发电报给东京,请求军方总部向上海增兵,最好来一个师团,最起码也要来一个旅团。

对于大川少将的请求,东京高层很是不以为然,一方面是日军此时的战事重点在平津,在华北,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日军高层都不认为“羸弱的支那军会两线开战”。日军当然是有能力两线开战的,但日军高层不太希望分散力量,重点放在华北,这样既能握紧拳头,也符合“由北向南”的整体战略。说到底,日本的大部分军政高层虽然有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念头,但确实没有一个完整而细致的战争计划,毕竟七七事变爆发得太突然。杉山元大将回复大川少将道:“帝国军现在的重点是在华北,华北战场上的帝国军越多、打得支那军损失越惨重,支那政府自然会不断地把支那南方的军队调往华北,上海随之会因‘围魏救赵’而平安无事。”

杉山元大将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但完全没有解除大川少将心头的不安。在大川少将的据理力争和反复请求下,虽然日本陆军没兴趣增兵上海,上海特别陆战队的“娘家”日本海军倒没有太轻视大川少将的请求,把驻扎在佐世保的海军第一陆战队派到了上海。日本海军高层之所以如此从善如流,一是觉得大川少将言之有理,二是不希望海军像日本陆军那样丢人现眼。属于日本陆军的华北驻屯军被中国军队全歼,虽然日本陆军在竭尽全力进行掩饰,但纸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日本海军很快就知道了。素来跟日本陆军不和的日本海军立刻对此冷嘲热讽、怪话连篇,自然而然,海军可不想自己跟陆军一样灰头土脸。

“区区两千人…”得知海军派到上海的援兵只有两千人后,大川少将苦笑,“怎么够啊!”他虽然知道海军高层已经尽力了,但仍然很不是滋味,“要知道,‘那个人’已经到上海来了。此人的到来,分明就是南京政府要在上海动手的征兆,东京高层居然无视这么重要的情报…”他把目光投向办公桌,桌子上摆放着一份档案。档案第一页是一张最近更新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一个中国陆军中校军官,该军官年轻得出奇,年轻得根本就配不上他的中校军衔。按照日本情报部门的规定,在搜集敌国或假想敌国的军方人员资料时,只搜集少将和少将以上、师长和师长以上的级别,这个中校能成为特例,显然此人不是等闲之辈。

档案上文字如下:

姓名:蒋纬国;表字:建镐;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

出生时:大正四年(1916年)十月六日;婚配子女情况:无;

父亲:蒋中正(或戴传贤);母亲:某日籍女性(待调查);

出生地:日本东京;现居地:中国南京;

政治倾向:极度顽固反日(原因不明,待调查);

履历:…

“蒋纬国在蒋介石支持下,建立了两支战车部队,一支在平津前线,一支已经秘密地抵达上海,这其中的含义岂不是昭然若揭?”大川少将忧心忡忡地思索着,“东京高层们居然视而不见,简直是自欺欺人!难道他们非要等到蒋纬国在上海如法炮制他在北平的事情后,才会真正醒悟?可到时候,特别陆战队的数千大和健儿已含恨玉碎于异国,东京高层们届时再悔恨懊恼又有何用?”他手边放着三份秘密情报,一份是“蒋纬国和第128团已抵达上海”,这已经让他心头有了不祥的预感,而另外两份的内容愈发地令他疑惑不安。

这三份情报来源于机密渠道,一份是十天前送来的,一份是三天前送来的,一份是刚刚送来的。

“蒋纬国到底想干什么?”大川少将思绪满腹、心烦意乱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他凝视向窗户外,夜幕下的上海呈现出云谲波诡的宁静,无边黑暗笼罩着天空、长江、大地、长江、大海。此时已是晚上点,但大川少将毫无睡意,他总感觉,蒋纬国潜入上海肯定是有着什么阴谋诡计,就像他当初潜入宛平城。

“不能掉以轻心!否则,田代君的下场就是我的下场!这个蒋纬国是‘极度顽固反日分子’,他来上海肯定有阴谋!”大川少将把目光收回来,放在墙上的上海地图,死死地盯着地图上的一个被反复圈注的红点。

五分钟后,因为脑中电闪雷鸣而神色骇然大变的大川少将犹如触电般抑郁而起,猛地扑向门外,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吼道:“快!发电报给长谷川将军!”

长江汇入东海的长江口处,日本海军“支那方面舰队”总旗舰兼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装甲巡洋舰静静地游弋在黑沉沉的海面上,犹如一头随时会从海面上扑向陆上上海的钢铁怪兽,其姊妹舰磐手号也在不远处的海面上。出云号的司令官房间里,舰队总司令官兼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正在桌边奋笔疾,他在撰写着《对支那作战用兵之帝国海军意见,文中是他以海军高层角度对中日战争的看法。台灯下,长谷川中将笔走龙蛇:“帝国欲置支那于死地绝境以彻底迫使支那政府屈膝媾和,帝国军须以控制上海、南京二地最为重要。首先…”长谷川中将坚定主张日军在攻陷上海后要对南京发动进攻并将其占领,并且,他还强烈主张“无差别轰炸”。“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敌国城市居民,给敌国平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抗争意志…”这是长谷川中将在《意见里的话,在他以及支持他理念的日军高层的力促下,几个月后,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第103条规定”,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敌国平民、平民居住区为目标进行空袭轰炸,从而完成了日本人再次突破战争伦理和人类道德底线的“壮举”。在此之前,各国空军对敌国进行轰炸时,都以政府机构、工厂、港口、铁路为目标,虽然这些目标的周围会住着平民并因此而同样挨炸弹,但都是被祸及的,只有日本人是光明正大地宣布要轰炸敌国的老百姓(日本的敌国是中、美、苏,虽然日本人没本事把炸弹扔到美国老百姓和苏联老百姓的头上,但扔到中国老百姓头上是干劲十足的)。

论起残忍、卑鄙、阴险、狠辣、歹毒、无耻,日本当之无愧地冠居世界众国之首。

“司令官阁下!”敲门声响起,门外传来舰队参谋长杉山六藏少将的声音,声音急促而颤抖,蕴藏着一种惊恐。

“杉山君,请进。”长谷川中将放下手中笔。

杉山少将推开门,神色紧张得可以用惊慌失措来形容地递上前一份电报:“司令官阁下,大川司令官的电报!加急的!”

“哦?”长谷川中将心头震动,他通过杉山少将的神色就已经肯定这份电报非同凡响。大川少将和长谷川中将虽然一个在陆上一个在海上,但两人都属于日本海军,都被派到上海,因此长谷川中将肯定是把大川少将看成“自家人”,他猜测大川少将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麻烦,但上海方向没有传来枪炮声,由此可见,大川少将并非遭到中国军队的进攻。“怎么回事呢?”长谷川中将接过电报后急切地阅起来。

看完电报后,长谷川中将神色陡然间凝重如铁,眼中闪着惊愕无比的目光,他猛地站起身,心头焦躁如火地走动着,陷入举棋不定中。

“司令官阁下…”杉山少将已经看过电报了,“大川将军让我们舰队立刻开入黄浦江内,并且…他让我们立刻炮击…”

“这么做的话,就违逆东京高层的命令了!”长谷川中将眉头紧锁,心头沉重,“东京高层的注意力是在平津,不太希望上海出事,之所以把我们派过来增援大川君,是希望震慑支那政府,敲山震虎,让支那政府不敢在上海轻举妄动,当然了,如果我们遭到支那军攻击,肯定是可以全力反击的,但是,支那军还没有对我们动手,我们就主动开火炮击…”

“司令官阁下…”杉山少将神色愈发慌乱,“大川司令官的这个猜想…太可怕了…”

“我当然明白!”长谷川中将打断杉山少将的话,“如果这是真的,后果确实不堪设想!我们海军在上海的陆战队就会像陆军在北平的驻屯军那样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但是…大川的猜想只是猜想,没有证据,如果我们贸然行事,岂不是变成牟田口廉也那种蠢货了?”

“司令官阁下,您一直坚定主张帝国军先攻打上海,然后攻打南京…”杉山少将语气显得意味深长,“现在就是机会啊…”

长谷川中将看着杉山少将:“杉山君,我说了,我不想变成牟田口廉也那种蠢货!我是主张帝国军先攻打上海,然后攻打南京,可是,帝国军已经在华北大举兴兵,既然木已成舟,我们就应该服从帝国总部的战略部署,不能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而败坏帝国大事!”

杉山少将急忙立正并鞠躬:“司令官阁下,请恕我失言了…”

“但你说的也对…”长谷川中将握紧拳头狠狠地砸在办公桌上,“如果支那军真的有如此狠毒的计划,大川君他们无事自然无碍,一旦出事…”他不寒而栗。

“可否让大川司令官他们立刻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