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三章 反攻(2 / 2)

看着这些虽然不断涌出,但在涌出的过程中却极有秩序的国防军,寺内正毅哪还能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只是在这个时候。寺内正毅除了指望阵地上的日军官兵能够顶住外,也只能将作为预备役的一个旅团派上去――――――寺内正毅也并非没想过蔡锷会这么做,所以事先已经安排了一个步兵旅团的预备役。

一个步兵旅团…

别看只是一个步兵旅团,但也有6、7ooo人。

何况认真的讲,一个步兵师是12ooo多人,但是一个步兵旅去只有4ooo人。换句话说两个旅也不过是8ooo,比日军的一个步兵旅团也未必能多到哪去。

何况这个预备队还是作为防备力量存在的,在防御的过程中。一个步兵旅团的战斗力也要乘上不少…

只是…

“杀!!!!!”

在不断出喊杀声的同时,两万余人的人潮也在向日军的阵地不断涌去。

而在事先。国防军却并没有用炮群对日军的阵地轰击――――――用炮群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自然是能够给日军损失。顺便摧毁一些比较坚固的工事,何况丢掉的阵地还是国防军自己的,国防军对阵地真的是了如指掌――――――前提是日军没有进行改进。

可是坏处却是,在采用炮群的同时,蔡锷这么做也就等于是给寺内正毅提醒了。

虽说炮群的轰击力量,但是这么做,也能让寺内正毅从容的调动兵马,等到炮群的轰击结束了在进行增援。

因此在事先,蔡锷并没有使用炮群,而是直接让自己的部下们进行反攻――――――反正阵地内的日军也因为刚刚的受挫建制混乱,这个时候他们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力量。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虽然阵地内刚刚并没有参与进攻的日军,正在不断用手中的哈奇开斯重机枪和三八式步枪进行射击,给冲锋的国防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不过等到国防军突破了火力网的封锁,直接冲到日军面前的时候,日军却出现了一定混乱。

因为在撤退的时候,日军是不可能原建制撤回,在撤回的过程中必然是会和原来的部队走散。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回去休整一下就可以。快的话,说不定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初步整理完毕。

只可惜,蔡锷并没有给他们休整的时间…

所以现在的日军,几乎是一个一个小部队在各自为战着,能够依然维持原建制作战的极少,而且很少有大队以上的规模。

于是当国防军冲上去的时候,除了负责防御的部队外,剩下的部队几乎都陷入了混乱当中,一个个的各自为战几乎毫无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军自然是极为占据优势,很快的,就将阵地内的日军给压制了下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就在寺内正毅让作为预备役的那个步兵旅团上去增援的时候。国防军的炮群也开始动了起来。而且全部的火力都倾泻到了第二道阵地,和日军原本的阵地上,目的就是终止日军的增援活动…

炮群的火力极猛,甚至可以说,除了最开始的那段时间外,在和日军交战的过程中在也没有比现在更猛的时候了。

看着那猛烈的炮火,甚至有不少人在怀疑国防军会不会将自己的全部储备弹药都拿出来了。

而看到这一幕的协约国观察团也是惊叹了一下。

“这么猛烈的炮火。就算是在欧洲也很难出现吧…”

这么说着,一枚28omm榴弹炮的炮弹已经落到了一处工事中。只是很轻易的,这枚28omm口径的炮弹就已经将工事给炸塌,工事内的日军官兵全部被活埋。

而这枚炮弹的威力,哪怕是站在极远处的观察团,也能感受的清清楚楚。

不过。听了那个观察团成员的话后,一个来自英国的观察员却摇头道。

“未必,我们不是也看到过国内传回来的消息吗?现在国内的占据绝对要比这些亚洲人的激烈的多,重型火炮的数量也绝不是这些亚洲人能比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在人数同等的情况,恐怕欧洲那边也未必能比这边激烈…”

其他的观察员听他这么说。也都纷纷点了点头。

虽然现在国防军和日本远征军的确上演了一些好戏,可是除了空军轰炸、燃烧弹和国防军花样百出的各种武器外,也没什么能让观察团瞧的上眼的。

至于双方上演的,在亚洲绝对算是规模最大的炮战。在观察团成员们看来也没什么,因为此刻在欧洲上演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其规模恐怕也只有2o多年后上演的战争能够媲美。

不过在血腥程度上,两者恐怕会是不相上下――――――战壕战的血腥程度,绝对要远机械化作战。

也就是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国防军已经全部融入了日军的阵地中。

而在进攻的过程中,大出风头。同时也立功极多的,既不是榴弹射器。也不是迫击炮,更不是勃朗宁手枪和经过改装后可以进行手持的麦德森轻机枪――――――这种机枪不经过改装的话。直接用手抓住枪管…

也不需要一梭子的子弹,恐怕你的手就已经熟了。

这次大出风头的,是四川兵工厂设计的18.5mm霰弹枪。

这种新式枪械虽然在射程上和常规步枪相比绝对不如,但是其面性的杀伤方式,绝对要比一般步枪更加适合残酷的战壕战。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那些手持霰弹枪的士兵,才会每每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在跃入战壕的时候,直接对着战壕中早有准备的日军一枪…

只需一枪,弄的好的话,就可以容纳不少人进去。

而在霰弹枪进行开道后,后续的士兵也纷纷融入,然后用工兵锹等利器和日军贴身肉搏――――――战壕里面的空间太狭窄了,用步枪的话太不方便,用刺刀的话…

步枪本来就已经很不方便了,再用刺刀?这岂不是更加的不方便了?

而在贴身肉搏的过程中,国防军士兵手中的工兵锹,还有自身虽然不算高,但却比日军士兵至少高了一头的身高也挥了不少作用。

而且虽然这些东阳矬子的身子极为结实,在膳食方面也不错,可是国防军也是毫不逊色――――――现在的国防军可不是后世的国民党军队,国民党的那些个军队,不但在训练方面不如日军,在上了战场后居然也是一脸的菜色,这样的情况下能赢的了日军才是最奇怪的事情呢。

而国防军可不同。

论训练,或许国防军可能不如日军,可如果论饮食的话,国防军和日军恐怕不会差太多,至少在军中的时候国防军也是能经常吃到肉的――――――就是牛肉和猪肉的罐头也经常能吃到,只是最近后勤有些问题罢了。

在身体条件不差太多,甚至还有出的情况下,再加上工兵锹等适合战壕战的利器。虽然在训练上不如日军,可是想要输的话实在是太难了。

何况在战壕里的时候,还有霰弹枪什么的开路?

这个时候在加上后方的炮群进行掩护,只是很短的时间,国防军在日军的面前就已经占尽了优势…

“杀啊!!!!!”

虽然在防守的过程中,日军也是极力挣扎,不少的日军官兵甚至直接捆着手雷和周围的国防军同归于尽。

可是国防军的优势太多,何况现在日军的建制极为混乱。

这个时候再加上后方的炮群阻断了日军的增援,结果在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后,阵地内的日军已经不得不开始撤出阵地了…

不过虽然日军已经撤出阵地,但是蔡锷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趁着这个最好的时机命令前线的国防军军官指挥部队继续朝着第二道防线进攻…

而这个时候,国防军的炮群也已经开始向后方延伸,继续阻断着后续的增援…

.

&1t;a href="" target="_b1a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