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1 / 2)





  “我汇报,您边吃边听,不耽误。”男生直接把包子放他手里。

  “我现在有点儿明白了,”燕知看着手里的包子,慢悠悠地说:“为什么田老师说如果不立威,实验室就会变得‘难管’。”

  程芳立刻狗腿地吐吐舌头,“我错了,我这次工作有进展。您就权当奖励我,吃点儿早餐,好吗?”

  程芳讲,燕知听。

  只是稍微听个开头,燕知就知道方向要怎么调整,“我有两个方案。如果以后你想换其他环境发展,那大创项目最好能做一个短期的,你可以带走的成果;如果你想留在实验室,那就可以考虑做学位相关的大课题,大创用阶段性的数据结题。”

  人到大三,程芳已经是混过三个实验室的老油条了。

  他见过太多“榨汁机”老板,不顾学生死活,只管实验室能不能出“大文章”。

  往往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地鸡毛和炮灰。

  燕知的规划非常明显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的。

  因为如果从资源角度出发,万一程芳不考虑留在实验室,那让他做短课题完全就是“浪费”,还不如让他辅助别的学生贡献数据,最后让他空手走人还可以美其名曰“锻炼”。

  程芳毫不犹豫,“我成绩够保研,留在您实验室。”

  学生既然想好了,燕知不多说,“好。”

  他轻点了一下头,拉开一张新的演示文稿,进入正题,“我有几个新的方向,你可以选你自己感兴趣的。”

  他在讨论课题的时候是完全投入的。

  燕知预测了程芳的每一个选择和问题,像是按照一个编程脚本,清晰有序地为他设计了最合适的科研策略。

  程芳聊得舍不得走,但是燕知临时接到通知去学院参与一个学术沙龙,回来差不多就到饭点了。

  昨天跟学生约了午饭,他在路上专门看了一眼群里的消息。

  “@燕知老师,吃饭吗老师!”

  “去冲青团吗知哥!”

  “@梅时雨注意你的语言。”

  “好的杨老师…去冲青团吗燕老师[心心.jpg]”

  燕知简短地回了三个字,“两分钟。”

  一分半之后他走出电梯,拐进走廊再经过办公室就是他的实验室。

  隔老远能听见实验室门口的学生在嘻嘻哈哈地说笑,应该都是在等他。

  他刚走过拐角,看到办公室门口靠着个人。

  很难认错的高大,哪怕是便服也穿出清晰的宽肩窄腰。

  那人隔着三米,从帽檐下看着燕知的目光像是映出日照的湖水。

  开阔明亮,却不清透。

  燕知的脚步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