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2 / 2)


  “那倒不必,”小濂替大妹倒了茶,拿起掸子轻轻扫去绣作上的灰尘,“大人说,越是针法高超的绣娘,便越注重绣作本身,神虽有了,韵也不缺,却单单少了人物本心。这副作品不是上品,却贵在‘真性情’三个字。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明明满图姹紫嫣红,姑娘小姐花面交映,才子佳人言笑晏晏,却让人读出几分萧瑟之感。绣这副作品的绣娘生活想必不大好,世道艰难,心为身困,难得一次郊游机会,因此雀跃心情言之于表,但是闲暇只有半刻,快乐有尽,而磨难无期,‘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所谓大味必淡,大音必希,便是这个道理。”

  大妹看着小濂讲完,有几分失神。

  小濂不好意思地笑道:“婢子浅薄,这都是大人说的。”

  ———————————我是两章并一一章的分割线——————————————————

  大妹跟随使团去了南掌,不知何时回来,皮货上刺绣的新花样很快又被其他店铺学去,小妹只好自寻出路,逼着于安时不时捯饬几道小菜,由她提去金银绣庄贿赂苏甜,让她借近水楼台的便利,弄一些新花样给她。

  每次过去,小妹必要旁敲侧击打听苏慕亭近况,再回来转告于安。可是于安木头脑袋,往往纠结半响,却又没有半点表示。急得小妹恨不得拿斧子劈醒这个榆木疙瘩,催促道:“人家苏姑娘连你的面都没见过,不过父辈的一句誓言,便要为你终身守节,此等义气之举,便是男儿也少见。家里人如此威逼胁迫,她一概不答应,可见看中的是你的人,而非其他,你却拘泥于‘配得上配不上’此类俗世眼光,岂是大丈夫行为?”

  于安拿了搓子搓鞋底,对小妹的话置若罔闻,直到小妹狠狠踹了下他屁股下的板凳,这才抬头郁闷道:“求你别管我行不行?”

  小妹气得差点七窍生烟,骂了他一句“缩头乌龟”,不想与这种懦弱男人共处一室,遂进房拿了这个月的分成,存到城里最大的银庄。

  尽管于安并不领情,但是小妹仍乐此不疲地做着这种穿针引线的事情,个中原因连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好似只有他俩成了,她才能心安。

  这天,小妹从金银绣庄拿绣样回来,经过菜市街街口时,看见前头围了一群人。

  小妹好奇,挤进人群中查看,原来是东南水寇日益严重,甚至与东瀛浪人相互勾结,绑架勒索,杀烧抢掠,无所不作。为了惩治水寇,朝廷特开武举,广选好汉,凡武艺高超者,皆可参加。

  有个小伙子想要揭告示,被围观大众骂了一通,道:“朝廷既说要‘广选’,难不成只让你一人参加?这附近统共只有这么张告示,你若撕去,旁人如何看?”

  小伙子羞红了脸,辩解道:“我不认得上头的字,想拿回去请街尾写信的老先生帮忙看看,看完再拿回来贴上行不行?”

  小妹拨开前头围堵人群,走上前说道:“我帮你读吧。”说着食指指着墨字,逐字逐句念下去,直至结尾。

  小伙子谢过小妹,说要请她喝茶。小妹见他衣着寒碜,想必茶也不是什么好茶,遂婉言拒绝。

  回到店中,小妹同于安说起朝廷要开武举的事情,掇措他参加。

  于安干脆地拒绝:“家母有交代,不准我习武,我偷练拳脚已是对她不住,怎可一而再再而三让她失望。”

  小妹抢白道:“你老爹还让你守住小媳妇呢,你不是照样把人家不明不白晾在那里!”

  于安抽了抽嘴角,自知自己口舌不行,遂低头依旧专心地做皮帽子。

  小妹走过去逼问:“你一直以为自己配不上苏姑娘,如今便是一个契机,你不好好把握机会一跃龙门,难不成真的愿意眼睁睁看着苏姑娘被她家人胁迫,所嫁非人?”

  于安停下手,若有所思地盯着皮帽帽沿上未弄干净的一撮鬃毛。

  小妹趁热打铁,鼓励道:“你向来佩服你父亲,老人家最难得的是报效朝廷的拳拳忠心,如今水寇危害沿海乡民,朝廷值用人之际,学武之人,若是连点正义之心都没有,与那帮只会掉书袋的书呆子有何两样?”见于安面有动容之色,小妹再添了把火,激将道,“便连常来赊账的那个阿三,抢过老太婆钱,骗过小孩子糖,听见朝廷要招人打流寇,二话不说就去报名了,你堂堂一个七尺男儿,难道竟要被那些地痞给比下去?”

  于安想了又想,在小妹期待的眼光中,淡定说道:“容我想想。”说着去厨房拿菜篮子,到菜市场买菜。每当他想事的时候,总喜欢做饭,今天中午又是一顿大餐。

  吃饱喝足,于安闭了房门午睡,小妹留了个心眼,关好店门,赶去兵部衙门。

  排队等候报名的人不是一般的多,小妹只好从队尾慢慢排起。

  烈日当空,晒得她眼花,周围连一丝风都没有,小妹顶着大太阳站了半个多时辰,总算快要轮到她,却见前头那小伙子眼熟,正是菜市口要揭告示的那个,因不会写自己名字,央求一名壮士替他签名。

  轮到小妹时,她上前拿起笔,沾满墨水,在本子上一挥而就,不但签上于安的,还写上了自己的。

  前来报名这些虽有不少识字的,但是文墨并不十分通,报名官今天在这里坐了半天时间,接待了近百人,觉得能将这手柳体写得这么漂亮的还是第一人,遂认真地看了小妹几眼。

  小伙子并没有走,而是站在桌边等小妹,见小妹很快就写了两行字,他不识字,自然也看不出好坏,听见报考官说好,便指着自己的这一行歪歪扭扭的姓名恳求小妹道:“我划掉这个,姑娘再帮我重新写一个吧?”说着,接了笔就要往“冯大成”三个字上抹去。

  报名官眼疾手快,立马抽走本子,往他头上敲了一记,“岂能儿戏!”

  小伙子摸摸发顶,只好跟着小妹出来,一路缠着她问道:“我叫冯大成,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小妹停下脚步,无奈道:“温柔。”

  “温柔,好名字。”小伙子嘻嘻笑道,“我才初来京城,就碰到了当皇差的好事情,真是老天爷眷顾,不枉我老娘在家烧了香才让我出门,姑娘在京城住了多久了?城里的客栈可真是贵,城隍庙倒是挺好,干净,捐一两文香油钱就能住一晚。”

  碰到个比自己更聒噪的,小妹方能明白于安的感受,撇了撇嘴,警告他道:“莫要再跟着我,姑奶奶是七姐十八巷鼎鼎有名的地头蛇!”

  “哇塞!”小伙子羡慕道,“姑娘是不是收租的?还要雇人吗?这一行收成如何?这武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招,我还是得先找份活干填填肚子才行。”

  小妹怒瞪大眼睛,抬起拳头在他眼前晃了下,凉凉道:“不咋样,有时候收钱,有时候要命,全看姑奶奶的心情!”

  小伙子缩了下脖子,总算不跟在她后面。

  回到店中,于安午睡已起,问小妹去哪里了。

  小妹平淡道:“出去买点东西。”接着问他,“想明白了没有?”

  “若是注定要让一个人伤心的话,我希望母亲能够放心,”于安解释道,“毕竟她才是活着的这一个,父亲若是泉下有知,定能体谅我。”

  小妹装模作样地点头,心里暗喜:幸好先下手为强。

  进士

  从南掌回来,大妹照例要去一趟家里。听温秀才说,二妹怀孕了,份数不大,才两三个月。温秀才说起这个,不无得意:华氏侄女做妾室一年有多两年不足,却连蛋都没下过一个,身旁虽有个儿子,却是别人家带来的拖油瓶,要是二妹这次再一举得男,往后在华家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温秀才想把二妹接回来,一家人团聚团聚,被大妹劝住了,道:“路上颠簸,还是我去看她吧。”

  第二天,大妹收拾了一箱子的异域特产,雇了温伯父家马车,打算去县衙衙门看望二妹。

  易婶子见大妹把这么大的箱子带去华家,想想二妹遭遇,便替温家人不值,“当心人家不领情,还说你们人傻钱多。”这一箱子礼物,不但华归、华氏有份,便连那妾室和拖油瓶都被考虑到了。

  大妹解释道:“我们姐妹俩都不在,万一家里出个什么事,还需要二妹夫照应。”

  温秀才叹气,“别把二妹弄出个好歹要我去照顾,我就谢谢他们一家子了,哪敢劳烦县令大人照顾我?想都不敢想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