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2 / 2)


  林水程正觉得对方有点眼熟,那男生就先笑了起来,跟徐梦梦打了个招呼:“师姐好。”

  又看向他,微微颔首,“林水程。”

  林水程愣了一下,那男生就对他笑了笑,和身边人一起走进去了。

  林水程和徐梦梦走出去的时候,那群男生里传来一阵起哄声和笑声。

  徐梦梦说:“小林师弟,你不认识他吗?他是韩荒,这一届大三学生会主席。”

  林水程想起来了——他终于把联系人中的“韩荒”和刚刚遇到的那个男生对应了起来。那天他差点晕在讲台上,韩荒一路背着他跑到医务室,他没来得及记清他的脸。

  林水程在记人这个方面欠缺一点灵性,如果不是他自己特别注意,很难记住一些无关的人。

  林水程打开手机,就看见韩荒给他发了条信息:“今天来得不巧,没能赶上蹭你的饭吃。”

  他和他约定过请吃饭当谢礼。

  林水程输入:“不好意思,这几天事忙忘了,后天晚上一起吃饭怎么样?”

  韩荒立刻回复:“没问题!”

  林水程晚上回去继续审稿。

  他拒绝了好几个量子分析的活,把项目任务都给了徐梦梦,就是特意为审稿腾出时间。

  对于他来说,化学始终是他没有忘记过的领域,cfjto的审稿内容有助于他不断提升,比如他昨天晚上审到的第三篇,就是非常漂亮的稿子——漂亮得他很难给出意见,他也对这个方向产生了兴趣,从而查了很多资料,沉浸其中。

  傅落银今晚没有回家,林水程看稿子看到晚上十二点,直到首长过来拱他,他才想起来给这只小猫咪喂粮吃——最近这项活计都被傅落银包揽了。

  他也才想起自己没有吃饭,去厨房看了一圈儿后,发现昨天傅落银炸的那碗薯片还有剩。

  他就就着冷的炸薯片吃了起来。

  十二点半,徐梦梦给他发了个消息过来:“卧槽,小林师弟,出大事了,来吃瓜!!!我刚知道的事!你睡了没有?”

  林水程打字:“没睡,怎么了?”

  徐梦梦:“杨申教授被举报学术不端!!!”她一连发了好多个感叹号给他,“不知道其他人知不知道,我这边的群里传疯了,现在都在说我们数院风水不好,所有教授都要挨个翻车,许空教授生病,咱们老板被欧倩牵连挨批评,沈院长撤职,余樊撤职取消博导资格,现在就剩杨申和罗松两个没翻车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也逃不过了!”

  林水程打字:“什么情况?”

  他记得杨申,对她很有印象。杨申是数院为数不多的女性正教授,并且做到了副院长级别,当初他们小组军方立项时,她也是答辩组的老师之一,和许空、杨之为似乎都认识。

  尽管接触不多,但她是名画报告时帮他联系杨之为担保请假的人,话里话外也对他多有维护。

  徐梦梦说:“我听人说的,好像是被举报了,杨老师是被牵连进去的,好像是她以前带过的一个硕士文章毕业后数据造假,她没有参与,但是挂了她的名字。”

  林水程皱眉:“挂名?”

  “不是你想的那样,小林师弟,那个硕士没跟读博士,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那篇文章是他工作时发表的,应该是想要提高过稿率,所以带了杨老师的名字。杨老师自己对这件事不知情,她最近两年都在带学生,也没有怎么关注这些方面的事。”徐梦梦说,“最近学术界整改的事情你知道吧?这次举报直接让老师撞枪口了,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林水程:“既然这样的话,只要调查清楚了,老师应该会没事的吧?”

  徐梦梦说:“这个说不准,但是调查肯定会要时间的,下个月院长评选,杨老师这次肯定没办法了。”

  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过巧合,巧合得让人忍不住怀疑是有人故意针对,所以这样吹毛求疵地给杨申的路上制造障碍。

  林水程切出去在网络上看了看,查到了杨申被举报的信息。

  在这个情况下,罗松当院长的呼声越来越高,看起来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

  林水程翻了一会儿论坛,想了想,打开联系人页面,找到最近一条转账记录,进入联系人页面。

  这个备注依然没有名字,转账是六块八毛,他和傅落银斗地主输掉的钱。

  他想了想后,打字发送过去:【教授被举报学术造假,要调查清楚的话,最快需要多久?】

  傅落银没有回他,应该是在忙。

  林水程等了一会儿后,放下手机,抱着首长继续审稿。

  窗口上方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尊敬的vixerunt,您有一条新的审稿任务,分配来源:sinemora】

  林水程点进去一看,首先看到了sinemora的批注:“本文为出版社约稿内容,审阅建议:排除拒稿(reject)、大修(major revision)。”

  sinemora不是主编,但是这条批注条件显然是给他看的,有那么几分提醒和提携的意思。如果对方是金李,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几次作为审稿人,能对林水程的审稿意见进行批阅修改。

  现在放在林水程面前的这份稿件,相当于编辑约定特邀领域大牛的稿件,默认约稿不能拒收和建议大幅度修改,这是基本的常识。不过遵循投稿传统,依然需要审核人象征性地给出评审意见。

  对于林水程这样刚进审核会的新人来说,直接审到约稿稿件是不常见的——这一类投稿基本都是在编辑那里走走过场,而后直接接收,是最好混评审任务的好事,编辑一般会选择和自己关系好的审稿人。

  不过林水程打开稿件之后,看了一下标签,立刻就理解了:这篇论文的方向是量子计算和小分子堆砌,同时涵盖材料化学和量子计算机专业,这正好是他入会之前提交的资料中,他所擅长的专业领域。

  然而第一行字入眼,林水程再往下看的时候,不由得愣住了——

  引言部分:本文采用量子分析手段,系统阐述了分子堆砌在人工造假技术上的影响与鉴定方式,对于高科技犯罪手段采用有效应对方法,循案例xx……

  再往下拉动,图片、数据对比,赫然就是他自己在星大做的那一次名画鉴定报告的内容!

  第39章 风起04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