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0节(2 / 2)


  苏凉义正言辞:“我们已经领证了,还分什么你的我的?你的不就都是我的?”

  明景晏忽地笑了一下,心里美滋滋:“好吧,这么说也对。”

  刘家业默默吞咽着狗粮,吃饭的速度更快了。

  新项目算是正式开始了,不过正值初期,一切都还没有头绪,明景晏将参与人员都分成了三组,分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虽然工作不太忙,但是明景晏却很忙,他要根据每天的进度和实验数据,适时对实验条件进行改善,以便更进一步达成目标。

  吃饭的时候,明景晏也不忘跟苏凉商议:“明天你就先不要去实验室了,在办公室好好看看那些论文,然后做个数据对比图给我,顺便也做个分析,看看温度和压力大约在什么范围内更合适。”

  苏凉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你这是对我的直觉有多自信?上次的副产物纯属意外,运气这种东西是不可复制的。”

  明景晏不甚在意,夹了一块鱼,将刺挑出来之后,才将鱼肉放进她碗里,说道:“试试嘛,反正现在不就是试验阶段?成功与否,都不重要,多一组数据就多一份参考资料。”

  苏凉看他:“那你也可以相信下自己的直觉嘛。”

  明景晏叹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太务实了,从来不会说谎,更别说在实验项目中妄自揣测了。对我来说,实验就是用数据来证明的东西,不存在直觉这一说。”

  苏凉:“……行吧。”

  喻女士看着他们感情越来越好,也禁不住笑了起来,连忙给两人夹菜:“这时候就不要光是考虑工作了,先好好吃饭。”

  “谢谢妈妈。”苏凉立刻笑了起来,将菜吃进了嘴里。

  喻女士又问道:“一直到婚期,还能够正常过周末的,是吧?”

  明景晏点头:“嗯,到五月底之前,应该都不会太忙。”

  “那这周先去把礼服试了。设计师给我打电话,说是已经完成了。”喻女士又转头跟苏母说道,“亲家也一起去,早点试好了,就算完成一件事了,省的老是惦记。”

  苏凉眨了眨眼:“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我怕我会长胖。”

  喻女士:“……顶多也就胖两斤,不碍事儿。”

  明景晏却是说道:“那晚上就不要再吃烤串了,等婚礼过后,我们一起去好好大吃一顿。”

  苏凉双眼一亮:“真的?那好吧,我就忍忍,每次只能串两三串也没什么意思。”

  竟然,就这么接受了?喻女士也忍不住眨了眨眼,随即抿唇笑了起来,她这个一心沉迷学术的儿子倒也不是完全不会谈恋爱嘛,起码能让苏凉高高兴兴接受他的意见,而不是因为太杠被打爆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果然,遇到喜欢的人,什么样的难题都不是困难了。

  喻女士心里对苏凉的感激,简直难以言喻。原本还以为,儿子能够在35岁之前有结婚的想法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竟然在30岁之前,就领证结婚了。她这颗老母亲的心,总算是轻松了不少。

  桑媛的事情,喻女士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只在晚上睡觉之前,跟丈夫商量了一下。

  “你说她究竟什么想法?赶在这时候来跟我说,想要投资,不会参与店里面的任何活动和经营方式,红利拿的也少。我算了下,大概要五年左右,才能将她投资的这些钱收回,往后才算是正经有了盈利。”

  喻女士叹口气,又说道:“在我跟前说的可怜极了。思怡的工作也就那样,不好不坏,若是想要回到b市来,放弃了也不可惜。桑媛这些年呢,做生意也不太成功,至今手里头也没有特别赚钱的项目,说是想要给思怡攒一份嫁妆,说的我差点就忍不住答应了。”

  明先生:“那你最终不还是没有答应吗?她什么想法,你应该也察觉到了吧?”

  “所以今天我才没敢提,小景和苏凉好不容易要结婚了,我可不想做坏人,让两个孩子都不高兴。”

  “回头你就直接拒绝了吧,实在不行,就听小景的,打官司。这好几年过去,你们俩之间,也没剩多少情谊了吧?”

  喻女士再次叹息一声:“原本还打算留些情面的,好歹也是从小到大的闺蜜,当初开美容院,也是桑媛的主意。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一直都惦记着她当初的付出。”

  明先生笑了起来,握住了她的手:“可是,人总会变的。而且,在已经出现裂痕的友情和亲生儿子之间,该怎么选择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喻女士叹口气:“我知道了。”

  苏凉并不知道又发生了这些事情,认真做着自己的工作,眉头都在认真翻看着论文,将相似的晶体形成条件都一一统计出来,做成一个电子表格,一目了然。

  明景晏走进来的时候,苏凉刚好将最后一篇论文的数据统计完毕。

  “看出来什么没?”明景晏问道。

  苏凉摇了摇头:“我发给你,咱们一起来分析吧。虽然是相似用途的晶体材料,但是形成条件并不相同,而且,性能越是相似,形成条件反而相差愈大。我觉得,有时候可能真的需要运气去试一下吧?”

  “是吧?我也一直觉得,每一种新的晶体材料成型,本来就带有一半的运气在里面,我们这又不是定向改造更新。”

  苏凉看他:“那你为什么不相信直觉?”

  明景晏十分自信:“因为我不需要这种虚无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实验数据作为基础,我自然就能够判断出,我们需要的晶体材料,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成型。”

  看他还想继续说下去,苏凉连忙制止了:“好了,你可以闭嘴了,我知道我不具备那样的能力,不用你告诉我。”

  明景晏:“……我没有这么说,你别冤枉我。”

  苏凉撇嘴:“我还不知道你?”

  明景晏:“这就不必了吧?我坐了记录,我已经连续五十天都没有杠过你了,这个数字会一直持续下去,你要相信我,苏凉。”

  “好的好的。”苏凉漫不经心地回道,“你打开表格,咱们先从温度和压力开始分析。我是没有看出来什么规律。”

  明景晏有心教她一些东西,就当是给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上课了,便说道:“稍等一会儿,我把冯老师和刘家业也喊来,人多思路也宽广,可能有效的意见能更多一些。”

  苏凉点了点头:“好,我去打印出来,发给大家。”

  一整天的时间,四个人就坐在办公室,将这些材料全部分析了一遍。

  临近下班的时候,冯教授先走了,刘家业去实验室做好最终记录,苏凉在办公室收拢材料,顺便问道:“怎么样?有什么心得吗?”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