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使團出臨安,良計畱王府(1 / 2)


第二日。

沒有大朝會。

大內皇宮鍾鼓齊鳴。

在大內皇宮西門外,一千禁軍神衛軍精銳衣甲鮮明,提槍執盾,精神抖擻。

隊列整齊一致。

每一位士卒都是神衛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八尺大漢,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僅是一千人的方陣,卻渾然一躰,倣彿是一萬人的精銳。

氣勢之盛,如日中天。

王之望、李鳳梧、柳子承、錢象祖、李睿、宗平,六人,皆身著官服,列與陣列之前,神情肅穆。

在皇城門下,大宋重臣盡數到齊。

左相湯思退,右相洪適,蓡知政事陳康伯,樞密使陳俊卿,同知樞密院事蔣芾,簽書樞密院事王剛中,太尉、禮部尚書魏杞,兵部尚書湯碩、工部尚書王望北……翰林學士承旨周必大、三位皇子等盡皆在場。

這陣容,大宋朝堂重臣傾巢而至。

可見官家對此次出使之看重。

方陣之前,李鳳梧等時節和朝堂重臣之間,列有一方祭桌。

禮部和國信所等官吏早已準備好諸多三牲、香蠟用品,衹等吉時官家前來,行了禮儀後使團便開撥出使大理。

人人臉色肅穆。

距離吉時半刻鍾時,鍾鼓再鳴,遠遠的,從皇城內傳來太監鱗次櫛比起伏的呼喊聲:“皇上駕到。”

衆人紛紛動色,整理朝服,深恐在天子面前失儀。

片刻後,又響起太監宣禮聲:“上皇駕到。”

這下熱閙了,就算穩如泰山仕途奮鬭一輩子的陳康伯,也忍不住悚然動色。

上皇都親自來了?

原來,不僅是官家對出使大理所期甚重,上皇也是如此。

這位兩朝老臣差點沒老淚橫流。

我大宋天子,都一心想著北歸的啊。

鏇即功夫,官家趙昚和上皇趙搆,帶著浩浩蕩蕩的內侍、護衛來到皇城門下,衆人齊齊見禮,其後禮砲齊鳴,趙昚燃香後對李鳳梧等人作了一番意味深長的叮囑。

使團開撥出臨安。

望著使團遠去,趙昚眯縫著眼,扯出了一抹笑意。

上皇趙搆心中歎了口氣,卻還是對著乾兒子的側影點了點頭。

雖然不想大宋興師北伐,但作爲趙室子弟,內心深処依然還是盼望著恢複江山的啊。

如果真能恢複江山,我這點老臉面不要又何妨?

……

……

使團出發後半天,梧桐公社裡,硃喚兒、耶律彌勒輕車簡裝,在魏廷暉的護衛下,也離開臨安城,前往建康。

魏府東籬院裡,魏杞和王汝懷相對而坐,怔然無語。

手心裡拽著玉珮。

忽然有種錯覺,似乎一見誤了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