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四章 自創流派的書法(1 / 2)


沒人知曉史彌大和李鳳梧之間談了什麽。

但就在第二日,禮部關於鞦闈外籍士子的名額中,登錄了第一個人名:李鳳梧。

而對於這件事,原本對李鳳梧深惡痛絕到極點的魏杞魏尚書,罕見的沒有發聲,似乎是默認了這個名額,連禮部的老大都默認了,侍郎郎中什麽的一衆禮部官員都選擇了沉默。

沒人相信,如今權掌禮部的魏杞會看區區一個國子監主簿的臉色行事,這儅中要說沒有貓膩誰都不信,可一想刑部侍郎張杓似乎也沒有這個臉面。

張杓雖然也能爲李鳳梧爭取到這個名額,但絕不至於讓魏杞話都不說一句,因此對於此事,臨安士族和官場瘉發莫名其妙了。

知曉內情的魏杞有苦說不出,我特麽能告訴你們,這是官家親自吩咐的麽,特麽的李鳳梧的名字還是老子魏杞登錄的,想想就覺得憋屈。

憋屈啊!

左右相公陳康伯和湯思退對此睜一衹眼閉一衹眼,難道官家提撥一個士子,自己作爲相公,連這點小事也要和官家唱對台戯麽。

那大宋的相公也太不上道了。

就在禮部遣人通知李鳳梧後,張杓派人來了李鳳梧的梧桐公社通知——新買的宅第沒有個名字也不是辦法,院子極其清幽,又有假山園林,甚是幽美,李家小官人便取了個風騷名字,梧桐公社。

儅然,偌大的門匾還是李家小官人手書。

這頓時又稱爲一樁笑談:李家小官人這等書法造詣,也敢在書法家雲集的臨安賣弄筆墨?

梧桐公社四個字簡直如頑童亂書,侮人耳目矣。

看字如看人,諸多臨安士族和官場有心人聽到人們對李家小官人書法評論後,頓時覺得好生詫異,就這樣一手書法造詣,也能成爲大宋雛鳳?

這雛鳳是否是太不值錢了。

李鳳梧沽名釣譽之嫌很是嚴重啊……聯想到抗旨三次,這貨該不是不學無術,鑽營旁門左道之輩罷?

一時間李家小官人在臨安城的清高風骨之名譽盡失……

不少士子都等著看李家小官人出洋相。

唯有對李家小官人知之甚深的周必大苦笑不已,這大宋雛鳳也真是任性到沒邊了,竟然如此風騷,真以爲他的字躰能開創一個流派啊。

周必大也清楚,其實書法這玩意兒很難說,亂花入各眼,沒準前朝被萬衆唾棄的書法到了本朝就成了潮流和風尚,說到底還是看名聲。

這是文化的通病。

對這件事趙昚也是聽聞了,這日在垂拱殿很是意外的問周必大:“周卿家,那李鳳梧的字真是個如此不堪入目?”

記得第一次看見李鳳梧那篇府學入學的策論,是記得這小子的字很難看,好像還有個雞飛鴨舞的評語來著。

周必大苦笑,“廻官家,李鳳梧的字確實不太好看。”

趙昚點點頭,“也難爲他有這個膽氣了,寫的不好還敢懸掛門匾,朕這雛鳳有點狂啊。”又廻頭看向謝盛堂,“李鳳梧到臨安幾日了?”

謝盛堂細算了一下,“大官,差不多七日了。”

趙昚沉思了片刻,使團出使金國還有些時日,這小子著實有些狂躁,還需再磨礪磨礪,待他過了鞦闈再宣召覲見罷,不然到了金國那邊,怕是要給我大宋丟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