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5节 烈城(5)(1 / 2)

第345节 烈城(5)

通过地道钻入南京军紫金山地下坑道网络里的日军是第116师团,该师团与已被南京军全歼的第16师团是“同根同源”,是用第16师团的预备役兵员组成的。第16师团在日军甲种师团内的战斗力只能说是中等(打仗不是第一,但烧杀"jian yin"的干劲是第一),自然而然,第116师团的战斗力相对而言也高不到哪里去,顶多说是一般,但冈村宁次中将却对该师团十分重视,他屡屡使用该师团作为攻击主力,因为他坚信“哀兵必胜”,同时希望该师团能在战场上用辉煌战果为第16师团报仇雪恨,洗刷前耻、重振雄风,挽回日本陆军的颜面(日军目前已被中国军队全歼的师团共有2个,分别是第101师团、第16师团,但第101师团是与号称“天皇御林军”第1师团同根同源,第1师团镇守东京,自然没机会来到中国参战,也就没有机会给第101师团报仇雪恨,所以冈村中将让第116师团给第16师团报仇雪恨。)。客观上讲,在冈村中将用心良苦的鼓舞和激励下,第116师团在南京战场上还算是卖命卖力,但参战后却始终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原因无它,南京军太强了。南京军能全歼掉第16师团,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对此,第116师团师团长清水喜重中将深感羞辱和惶恐,多次向冈村中将请罪,认为“辜负了司令官阁下的信任和器重”,但冈村中将并没有怪罪清水中将,而是给予了安抚和勉励,甚至还把这场关系到南京之战成败关键的“地道奇袭”任务交给了第116师团。接到命令后,清水中将感动得几乎是感激涕零,咬牙发誓“决死完成任务,绝不会再让司令官阁下失望了”。经过整顿,第116师团抽调出师团内1.1万余名步兵(骑兵、炮兵、辎重兵肯定是无法参加这种战斗的)和2000余名工兵,组成“地道奇袭部队”,并且得到了很大加强,冈村中将特地把他指挥的第4军下辖的另外两个师团(第15、第17师团)的大批步兵轻武器调拨给第116师团,使得第116师团的“地道奇袭部队”装备精良,达到一个小队(50人)平均拥有4挺轻机枪或2挺重机枪以及3具掷弹筒、1门迫击炮的火力水准,平均每个步兵拥有子弹400发(是正常作战情况的两倍)、手榴弹8颗(是正常作战情况的两倍)。清水中将在感动至极之下,一发狠,不但亲自上阵,他还命令师团里的所有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都要身先士卒参战,以此最大限度地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冈村中将的宽容、仁厚、信任、器重让清水中将不止一次地发毒誓,如果第116师团的这次行动还没有取得圆满成功,他要么战死,要么就剖腹。从某种意义上讲,冈村中将的“哀兵必胜”理念是成功的,第116师团的士气和斗志都被刺激得大振,但却也带来了负面作用,那就是让清水中将过于急切地渴望能取得成功。

紫金山是南京城的主阵地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主阵地,南京军高层们对此有着充分认识,甚至下决心“宁可丢掉南京城区也绝不丢掉紫金山”,因为“紫金山丢了,南京城区就必丢无疑,只要紫金山不丢,哪怕日军占领南京城区也会被赶出去”。可以说,紫金山防御工事是整个南京城城防工程里最庞大、最复杂、最关键的,城防工程里40%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用于修筑紫金山工事的。整个工事的庞大复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撇开山脚下和半山腰上那些错综复杂并且延绵不断的堑壕,以及堑壕里星罗棋布的机枪碉堡、迫击炮阵地、环形工事、掩蔽部、火力支撑点、连环地堡群、散兵坑还有半山腰和山顶上的诸多炮兵阵地,光是山体内部结构就堪称惊人了,山体内被挖掘出大量的坑道、隧道、地道、地下室,密如蜂巢、繁如蚁穴,但井然有序,用于充当官兵宿舍、休息室、食堂、医院、存放粮食的粮库、存放武器的军械库、存放弹药的弹药库等,互相都有通道相连。整体而言,紫金山内的地下工事就像是一盘一边旋转一边向上的蚊香。

“二号隧道内发现日军!人数超过三百!请求增援!”

“四号隧道内被日军钻穿了!数百名日军正在不断涌入!我们快要坚持不住了!”

“三号隧道内也有日军出现!火力强大!快要堵不住了!”

“五号隧道的五号门被日军用手榴弹炸毁了!无法阻挡!请求增援!...”

飞火流星般的报告通过撕心裂肺的电话铃声不断地被送到蒋纬国面前。蒋纬国此时正在紫金山上的桃花坞里陪伴着杨梅过生日,杨梅生日是五月二十日,虽然军情如火,但蒋纬国可不想对女人爽约,特别是杨梅。桃花坞位于紫金山南部一个山岗上,古木参天、桃树遍地,春暖花开时林间争奇斗艳、落英缤纷,当然,那些古木桃树被蒋纬国在战前砍了不少。尽管如此,桃花坞还是眼下紫金山上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萧爻赶来汇报后,蒋纬国摘下身边一棵桃树上的一个桃子,边吃边思考。

“日军正在对南京城四面方发动进攻,特别是针对紫金山。”萧爻低声道,“正规军十分吃紧,都被牵制在外延阵地上,没有多少人可以调入坑道内部进行阻止,只能动用民兵。”

“民兵...民兵...”蒋纬国咀嚼着,“他们的牺牲真大啊...”

“是啊。”萧爻也有些唏嘘,“民兵的牺牲真的很大。”

“你怎么看?”蒋纬国望向萧爻,他不停地咀嚼着,强忍心头的波动。

萧爻看着蒋纬国,没说话,隐隐间有股“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

蒋纬国低声道:“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萧爻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说完急匆匆离去。

“你还是去忙吧。”萧爻走后,杨梅显得十分善解人意地道,“我知道你很忙,没关系,你的心意我心领了。”

蒋纬国笑起来:“哪怕天塌下来,饭还是要吃的嘛。亲爱的,生日快乐。”

杨梅顿时惊讶了,她迷惑地看着蒋纬国,看不懂蒋纬国脸上的笑意是什么意思。

紫金山的山脚下,堑壕里的南京军官兵们疯狂地吼叫着,奋力迎击漫山遍野冲来的日军,而在他们的脚下或背后的山体内,一条条地道同样陷入腥风血雨的激战中。地下的战斗要比地上的战斗更加残酷,因为空间太小。日军的七条大地道几乎在同一时刻打通进了紫金山的地下坑道网络里,七股日军犹如钻入人体血管内的七条蛔虫般穿梭而入,一路前进。察觉到敌情的南京军官兵(基本是民兵)急忙赶来阻击,狭小的地道空间里,枪声、掷弹筒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不但密集如麻,并且因为回音而几乎震碎了人的耳膜,钻进来的日军与赶来阻击的南京军在地道里殊死激战,并且展开是同归于尽般的战斗,地道太小,并且几乎没有任何遮挡物,从地道一头和从地道另一头互相冲向对方的南京军、日军就在直通通的地道内进行毫无遮挡的、面对面的对射。灯光昏暗的地道里,都红着眼的双方军人发出因为回音而极度震耳欲聋的吼叫声,继而在巨大得完全让人失聪的射击声、射击声回音中展开完全就是有死无生的对射,坑道里子弹犹如萤火虫群般呼啸乱舞,跳弹横飞乱溅,坑道壁上火星如麻,顶部底部墙壁上一起血水瓢泼,双方人群在吼叫声、扫射声中一片接一片地倒下去,前面的死光了后面的接着上。

“顶上去!顶上去!不能让鬼子进来!”南京军的军官们嘶吼着。

“攻击!攻击!不许后退!一定要冲进去!”日军的军官们也在嘶吼着。

两军人群一批接一批地往上扑,坑道完全淹没在枪林弹雨、吼叫声、射击声、血雾血水、火力网中,密集如雨的子弹在坑道里覆盖得几乎没有一个死角,双方军人不断地在火力网中触电般手舞足蹈地倒下去。由于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噪声太大,双方的后续军人无法组织有效的攻击秩序,也无法反应,队列彻彻底底的前赴后继,日军后面有大批后续人员在涌上,南京军后面也有后续人员赶过来,同一颗子弹甚至能贯穿不止一个的军人,不断倒下的尸体让坑道里死人堆积如麻,血水更是血流漂杵,杀红眼的双方互相抛掷手榴弹或发射步兵炮弹,炸得坑道里霹雳滚滚、硝烟如雾,无数炙热的手榴弹炮弹碎片犹如龙卷风在坑道里呼啸席卷。

“前进!”杀光阻击的南京军后,日军快速前进。这种在狭小空间内的近战,并且双方都是宁死不退,胜利就是杀光对方,但付出的代价也跟对方相差无几,因为纯粹是消耗人命。日军步兵轻武器得到了很大加强,阻击日军的南京军基本是民兵,步兵轻武器和战斗力都比日军差一大截,因此日军死伤代价是南京军的约一半。

“嘎!快抓紧时间!把这些死人搬开!”按照师团长命令而亲自率领着一支突击队的第116师团第119旅团旅团长石原常太郎少将骂骂咧咧着,他和他的突击队刚刚击溃了一股南京军的阻击,实际上就是全歼了对方,因为对方几乎无一人撤退或逃跑,基本上死战到底。石原少将很讨厌这种地道里的战斗,就像两群老鼠在地洞里打架,难以施展开,这股阻击他的南京军约两百人,石原少将的突击队约五百人,虽然人数是对方的两倍多,但无法发挥出人数优势,因为双方都像罐头里的肉块般拥挤在地道里互相扫射。在把对方变成两百个死人或倒在死人堆里奄奄一息的重伤员后,日军这边也死伤了一百二十多人,完全是靠机枪顶住。石原少将最烦恼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那些死掉的南京军的尸体几乎把地道堵得结结实实,毕竟地道太狭小了,战斗后,空气中的硝烟味和血腥味因为通风不畅、无法飘散而刺鼻异常,地面上的血水更是又黏又厚。

急于继续前进的日军扑上去,把堵塞住坑道的南京军阵亡官兵搬开,然后踏着遍地死人和血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