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5节 愈战愈烈(1 / 2)

第185节 愈战愈烈

接到特种部队成功突袭了日军在崇明岛竖河镇的航空兵基地、后勤辎重基地的报告时,蒋纬国正在南京。报告里,郑洞国非常坦诚地把行动最后部队对日军伤兵医院的打击进行了一五一十的陈述,“我不知道徐玉伟和楚奇明的看法究竟谁对谁错。”郑洞国最后这样总结道。

蒋纬国先是以个人名义嘉奖了参战官兵十万大洋(特种部队的存在是要保密的,肯定不能大张旗鼓地宣扬),然后吩咐道:“抽调一个团和一支船队,专门负责把崇明岛居民抓紧时间撤走。”蒋纬国太清楚日本人的德行了,日本人没事都要搞屠杀来发泄他们本性里的恶,更何况是吃了这么大的亏,更更何况的是,国军在战场上打死日军,这是正常的事,日本人也会“理解”,毕竟日本人总不能要求中国军人在战场上光挨他们子弹而不开火吧?但突袭部队烧了日军的伤兵医院,以近乎屠杀的方式杀死几千日军伤兵,并且使用的是火烧这种“残忍手段”,让那些日军伤兵死得凄惨无比,不管怎么看,首先,这是严重违反国际战争法和日内瓦公约的,其次,国军突袭部队确实做得非常“不厚道”,结果就是日本人百分之百会眼睛发红,会“化悲痛为兽性”,加上崇明岛居民在这场行动中支持了国军突袭部队,这就使他们在日本人眼里“是有罪的该死之人”,日本人注定会在崇明岛上大开杀戒以报复泄恨。

关于徐玉伟和楚奇明的争执,蒋纬国跟郑洞国一样“不知道谁对谁错”,也许,这种事根本就没有对错的意义。战争,想要获胜就要竭尽全力甚至不择手段地打击敌方力量,但是,有的军事行动虽能打击敌方力量但也会祸害到本国平民,比如在原先历史上抗战期间的敌后游击队(不限于中共游击队,因为国军也有很多活动在日占区内的游击队),游击队的战术就是打了就跑,日占区内的中国平民其实很难,不支持游击队就是汉奸,可支持游击队的话,游击队跑了,日军赶来报复,平民自然遭殃了。以崇明岛举例子,在原先历史上的抗战期间,崇明岛境内也被日军展开过屠杀,发生地点就是竖河镇。当时有一支游击队在崇明岛上活动,于竖河镇附近埋设地雷炸死炸伤了二十个日军,日军随后反扑竖河镇,游击队撤退,日军抓捕大批镇民拷问游击队的去向,镇民们不肯回答,结果共有一百多名镇民被日军残酷杀死,竖河镇也被日军一把火烧成焦土。

“我的同胞们…真的好难啊…”蒋纬国叹息一声,他随后打电话给舒国生,“派一批人潜入崇明岛,如果日军在岛上施行暴行,全力获得照片等证据。”

很多东西在历史上“不能说得太细”,游击队是其中之一。在原先历史上的抗战期间,国共双方都组织了很多游击队在日军占领区内活动,不少游击队其实是被收编的土匪,这些土匪被政府招安后,摇身一变,高举着抗日大旗,有的改邪归正、奋勇抗日,有的一边打击日军一边继续干打家劫舍的老本行,还有的则恶性不改并且变本加厉,以抗日名义对生活在日占区内本国同胞进行敲诈勒索,他们占据着民族大义的道德制高点,逻辑是现成的:老子是抗日游击队,你们必须拿出钱粮支持老子,否则你们就是汉奸!当然了,被这些所谓的“游击队”强行索要走的那些钱粮究竟是被他们用于抗日还是被他们用于挥霍享用,想想便可知。

“其实没有必要深入思考这种问题的对错与否。”萧爻放下电报后对蒋纬国开解道,“我们只需记住,这是日本人带给我们的苦难,一切的源头都是日本人,仅此而已。”

蒋纬国心头一动,他隐隐间被点拨了:“你说得对。”

蒋纬国此时在接见着一位军人科学家,此人名叫朱家仁,重庆飞机工厂机械处副主任,中校军衔,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航空工程师、飞机设计师。“朱先生,我想委托你组建一个直升机研究所,跟德国人联合研制直升机。”蒋纬国开门见山。

朱家仁立刻两眼一亮:“直升机?”

蒋纬国点头:“嗯,一种不需跑道、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的新型飞机,与现在的固定翼飞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取出一叠文件资料,“几乎所有列强大国都在研制这种飞机,德国起步略晚,但眼下却走在最前头。德国的安东?弗莱特纳、海因里希?福克、乔治?乌尔夫、r?施密特等航空科学家都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幸好…”蒋纬国突然间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德国军方对直升机反应十分冷淡,所以我打算在重庆建立一个直升机研究所,邀请德国的直升机科学家们来重庆,朱先生你作为我们中国方面的科研代表,跟德国专家们联合研制,朱先生你的任务是一方面研制直升机,一方面要借助这场合作给我们中国培养出更多的直升机专家。”他说着又大笔一挥,签了一张支票,“这里是三百万美元,交给你作为首批资金,以后缺什么都来找我。”

朱家仁接过支票,激动不已:“好,我一定完成任务。”他想了想,问道,“我们直升机是为军事研制的吧?”

蒋纬国笑道:“当然了,眼下我们国家是战争第一、前线第一,直升机肯定也是一样的。朱先生,虽然直升机也有着广大的民用前景,但目前就是作为军事武器来研制的。你也清楚,我们的国力军力跟日本都有着巨大差距,只能发展不对称武器来弥补,直升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还有,朱先生,直升机先重点发展运输机这个机种,不指望能够研制出武装战斗直升机。”蒋纬国很清楚,直升机在二战时期虽然已经问世,但受限于技术水平限制,性能不高,不可能做到像后世的黑鹰、阿帕奇那样威风凛凛地对敌军的地面人员、坦克展开排山倒海式的低空打击,二战时的直升机非常脆弱,用高射机枪就能打下来,因为此时科学水平不能给直升机研制出又轻又坚固的防弹合金装甲,所以,蒋纬国打算重点研制出运输直升机。

朱家仁肃然立正并敬礼:“交给我吧!”

蒋纬国回礼并微笑道:“好好干吧!”

朱家仁是历史上的“中国直升机之父”,他在1944年开始正式着手研制中国的直升机,并且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在1945年秋研制出中国第一款“蜂鸟”直升机,综合性能位居世界第一,超过当时最好的美国直升机。至于此时的直升机研制局势,德国是世界第一,美英法等国都进展缓慢,至于德国军方的态度,德国空军对直升机基本上不太感兴趣,因为此时的直升机还处于原始状态,缺点一大堆,看不出有发展前景,德国海军原本对直升机很感兴趣,因为德国海军原打算发展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部队,而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宣称“全德国会飞的东西都归我管”,德国海军只能把目光放在“又会飞又不归戈林管”的直升机的身上,但是,蒋纬国出使德国时为德国海军“指点迷津”,德国海军现在已经对航母完全没了兴趣,转而把所有兴趣和精力都放在潜艇以及飞弹(火箭/导弹)上,自然也对直升机失去了兴趣。蒋纬国正好可以“乘虚而入”,来一手楚才晋用,让德国的直升机专家们“德国开花中国香”。

送走踌躇满志的朱家仁后,蒋纬国前去紫金山,视察刚从平津前线回来的第918团。

平津会战结束后,国军在冀省战场上一败涂地,几十万大军被日军追着打,一直退到冀南的邯郸、邢台一带才稍微站稳脚。参加平津会战的五十多万国军里,伤亡了十五万余人,退到冀南后,属于大西北军、小西北军、东北军的部队就地休整,构建“黄河防线”,阻挡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进一步南侵,晋绥军部队退回山西省,构建“太行山防线”,阻挡河北省日军向西侵入山西省,中央军部队则全面南撤,返回南京。撤回来的中央军部队包括薛岳的第19集团军、汤恩伯的第13军,以及蒋纬国的第918团和第10炮兵团。――“黄河防线”以黄河为天堑屏障,黄河北岸的部队由大西北军、小西北军、东北军组成,黄河南岸的部队是韩复榘的山东省鲁军,第一第五战区联合作战,该防线的目的是阻挡日军越过黄河,侵犯山东省、河南省等地;“太行山防线”以太行山为天堑屏障,由晋绥军展开防御,该防线的目的是阻挡日军越过太行山,侵犯山西省、陕西省等地,全权由第二战区负责。

“怎么这么多马?”尽管已经有心理准备,但蒋纬国看到自己精心打造的部队的此时惨样,还是心如刀割,不过也很好奇,因为第918团带回来了上千匹战马。

杜聿明笑着回答:“记得第29军的那个第9骑兵师吗?建镐,你看人真准,该师师长郑大章确实是个汉奸胚子,平津会战爆发后,他一开始还算卖力,但遭到一定损失后便有点三心二意了,先是阳奉阴违、消极避战,后来直接变成抗命不尊、临阵脱逃,佟军座骂他‘四条腿跑得真快’,为防止这家伙的几千匹战马会成为害群之马,我们在他又一次擅自撤退时将其拦截并缴械,吞了他的骑兵师。”

蒋纬国笑了笑:“做得好。是宋钧座给你们下的命令吗?”

杜聿明再度笑起来:“没有,是我们自作主张的,不过,宋哲元也没话说,毕竟郑大章擅自撤退是事实。装甲兵追杀骑兵,结果就不用说了,郑大章还想负隅顽抗,被我们一梭子打死,他部下纷纷投降,共有三千多骑兵。我们甄别了一下,根据自愿原则,有一千二三百骑兵表示以后追随我们,我们把其他骑兵都还给了宋哲元,当然了,还人不还马,三千多匹战马都被我们吞了,多出来的战马被我们运来驮运物资,增强了我们的运输力。委员长知道此事后对我们进行了嘉奖,并且撤销了第9骑兵师的番号。”

廖耀湘在旁边插话道:“郑大章这家伙在中原大战时曾率骑兵突袭中央军在归德(商丘)的机场,烧毁中央军十多架飞机,还差点儿抓住在归德督战的校长,校长眼下正好收拾他了。”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骑兵团了。”孙立人说道,“多出的战马补充入辎重营。”

“行,这事包在我身上。”蒋纬国从善如流。跟蒋介石要个骑兵团的番号,对于蒋纬国而言根本就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另外,蒋纬国知道骑兵早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落伍了,但骑兵还是十分符合中国眼下的“抗战国情”的,日军火力跟美军德军没法比,中国军队也缺乏机动打击力量(最好的机动打击力量就是坦克部队,但根本没那么多坦克),并且骑兵在山川树林、沼泽河网等坦克举步维艰的作战环境里仍具有很大优势,不能直接一刀切抛弃。

第918团共有1.7万余名官兵前往平津参战(有二三千人是第128团支援的或后续赶去补充的),累计伤亡了近1.4万人,其中阵亡者超过6000人,重伤致残者超过4000人。“唉!真的变成一个团了。”蒋纬国伤感不已,第918团原本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加强师,此时名至实归地变成了一个团。

“全团现在还有3100多个弟兄。”廖耀湘说道,“受伤弟兄里有4000多人都是残疾了,断手断脚、瞎眼聋耳,不少人只是右手食指断了,但也不能再上战场了,还有3000多弟兄可以康复痊愈、重上战场,两个月后吧,等这批弟兄养好伤,全团可以恢复到六千多兵力的。”

“重武器也损失严重。”齐学启说道,“我们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坦克,彭孟缉的重炮团也损失了近半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