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83节蔡邕和蔡琰





  刘备、关羽、张飞离去后,孔明在嘉德殿上枯坐了一天,发了一天的呆,孔融多次在他旁边张张嘴想说些什么,也许是质问,也许是询问,也许是征询,也许是劝解,也许是安慰,但始终没能说出话来。

  孔明虽是孔融的儿子,但孔融却没有勇气在孔明面前端起“爹”的架子,因为他的这个小儿子不但“天生异相,绝非凡人”,并且样样都超过他,武能运筹帷幄、克敌制胜、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文能出口成章、七步成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孔明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不会用毛笔写繁体字,并且只认得常见的繁体字),使得他根本没底气在孔明面前强势。

  天黑时,一串脚步声在殿外响起,孔明抬头一看,看到孔融带着四个人走过来,他手里拿着一份信函。

  “父亲,有什么事吗?”孔明无精打采地问道。

  孔融向孔明示意一下手里的信函:“这是汉室宗亲、幽州牧、大司马刘虞派人快马星夜兼程给我们送来的信函,信中说,他得知洛阳城已被我们光复,他的独子刘和就在洛阳城中,希望我们允许刘和离开洛阳城,并且派人保护刘和前往幽州与他团聚。”

  孔明无奈地道:“知道了,我立刻安排。子忠大哥,你去派人搞定这件事。”

  “喏!”跟孔明形影不离地也枯坐了一天的典韦立刻起身拱手领命。

  “这位壮士请留步!”孔融身后一人突然出声唤住典韦,他眼睛盯着典韦腰间佩刀,“此刀可是董卓的?”

  典韦低头看了一下:“是,不过,董卓被我们打跑了,那它就是我家少公子的了,我家少公子把它赏赐给我了。”

  那人点点头:“宝刀配壮士,给你佩戴确实相得益彰。你可知此刀叫什么?”

  典韦挠挠头:“不知,还请先生赐教。”

  那人呵呵一笑:“此刀名曰‘霸王刀’,也叫‘项王刀’,正是四百年前西楚霸王项羽的佩刀。”

  典韦又惊又喜:“嚯!竟然是项羽的佩刀?先生,你怎知它的名字和来头?”

  那人再度呵呵一笑:“此刀是董卓少年时偶然得之,后来,他将此刀给我鉴赏,我识得刀面上的山云纹路,又记得古籍中曾有记载,‘霸王佩刀,山重云叠,藏锋于拙,斸玉如泥’,便认出来了。”

  典韦向那人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先生赐教。”他大步走出殿外,执行孔明交给他的任务。

  孔明吞掉了董卓十之七八的金银财帛、奇珍异宝,那些财宝里有不少董卓搜罗到的名刀名剑、名戟名枪等名贵兵器,孔明将其分发给了麾下的得力干将们,典韦分到了这把霸王刀,太史慈、臧霸、褚燕、管亥等人自然一个不少,还有在此战中立下了重大功劳的“鲁军四秀”,杜誉分到一支名叫“龙魂”的名戟,王峥分到一杆名叫“虎魄”的名枪,曲阳分到一柄名叫“凤羽”的名斧,王霸分到一把名叫“玄武”的玄铁狼牙棒。众将无不欢天喜地、兴高采烈。

  孔明看向那人,只见那人年近六旬,模样清瘦、长须三缕,衣着儒雅、满面文气,便问孔融:“父亲,这位先生是……”

  孔融笑道:“明儿,这位是蔡邕蔡伯喈先生(蔡邕字伯喈),快叫伯父。”

  孔明心头一动,他连忙起身,向蔡邕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蔡伯父好。”

  “好孩儿,好好好。”蔡邕微笑着点点头,他看向孔融,“文举,我们有多少年不见了?”

  孔融笑道:“整整十二年啦!十二年前,你先被司徒刘合、将作大匠阳球等人诬陷下狱,遭到流放,后又被并州五原郡太守王智诬陷,不得不前往江南进行避祸,一晃十二年过去了。伯喈啊,我还以为此生此世都无法再见到你了呢!”他说着,眼眶微微湿润,声音也哽咽了。孔融比蔡邕小整整二十岁,但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可谓忘年之交。蔡邕流亡在外时,孔融十分想念他,正好,孔融身边有个卫士长得有几分像蔡邕,于是,孔融每次喝酒时都叫上这个卫士同列席间,将其作为蔡邕的替身。

  蔡邕苦笑一声:“要不是董卓,我也没想到此生此世还能再回洛阳,并且还能再次见到文举你啊!说起来,我还得感谢董卓呢!”

  孔明听得暗暗想笑。董卓在率军入京、把持朝政后,为了装点门面、粉饰太平,也为了显示自己“宽宏大量、任人唯贤”,重用了大批的名士,其中,最著名、最受到董卓信任的就是蔡邕。蔡邕是汉末时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音律学家,才华横溢、名满天下。董卓早就听闻蔡邕的名气,因此派人寻找蔡邕,叫他来洛阳当官,当时,蔡邕正在江南避祸,他知道董卓声名狼藉,因此推托有病,不肯前去洛阳,董卓大怒,放狠话“你敢不来,我就派人去杀了你全家”,被吓得不轻的蔡邕慌忙带着全家回到洛阳,继而被董卓封了好几个官。虽然蔡邕在心里十分轻视和厌恶董卓,但董卓却非常信任蔡邕,蔡邕也借助董卓对他的信任,保护了一些本来会被董卓残害的人,做出了一些有益的事,同时,董卓对蔡邕的信任和重用也让蔡邕有些感动。根据书上记载,后来,王允联合吕布诛杀了董卓,董卓暴尸街头,人人都向董卓尸体吐痰,唯独蔡邕念及董卓对自己的恩典,前去“抚尸而哭”,从而惹怒了因为成功诛杀董卓所以十分居功自傲、刚愎自用的王允,被王允关进了大牢,后来,在很多名臣名士的请求下,王允有所后悔,下令释放蔡邕,但蔡邕却已经因为年老体衰而病死在了牢中。

  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值得一提:讨董联军十八路诸侯的第五路诸侯、司州河内郡太守王匡跟蔡邕有着良好的交情,但在王匡加入讨董联军后,蔡邕在董卓面前改口称呼王匡是“逆贼”。

  孔融和蔡邕久别重逢,自然喜不自禁,两人相谈甚欢。蔡邕感慨不已:“文举,十二年不见,我错过了你的好多事啊,你先后喜得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我都未能登门道贺,实在惭愧啊!并且,我万万没想到,打败董卓的人居然是你。文举真豪杰也!”他感到人生如梦。

  “伯喈,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打败董卓的,是明儿。”孔融神色颇为自豪。任何一个父亲,都喜欢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的厉害儿子,孔融也不例外。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蔡邕反复地看着孔明,无法相信,无法想象。

  孔明正在看着蔡邕身边的三人,那是一个少女、一个少年、一个女童。孔明立刻就猜出,那少女便是蔡邕的长女、大名鼎鼎的“三国第一才女”、“华夏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琰(字文姬),只见蔡琰正当花季、尚未及笄(蔡琰此时十三岁),长得柳眉杏眼、明眸皓齿、樱口朱唇,虽未成年,却已美貌出落,虽是才女,却亦天生丽质,举手投足之间端庄得体、温婉柔美、袅娜娉婷,尽显一种受过良好教育、出身大家闺秀的秀外慧中气质。

  看到孔明在看自己,蔡琰落落大方地向孔明抿嘴一笑。

  孔明在心里暗暗地为蔡琰嗟叹,蔡琰虽是难得的才女,但偏偏生逢乱世,从而命运多舛,根据书上记载,董卓在放弃洛阳、逃往长安时,把蔡邕、蔡琰也带去了,董卓死后,李傕和郭汜连年互相攻杀,关中地区一片混乱,南匈奴趁机反叛入侵、抢劫掳掠,蔡琰不幸被抓走,被迫在南匈奴人那里生活十二年之久,最后,幸得曹操用重金把她从南匈奴赎回才得以归汉。

  不过,孔明相信由于自己的存在,这种事是不会发生了。董卓因为跑得太急,很多洛阳名士、朝中名臣被他落下了,但王允走了并且是最早走的,跟天子一起先行一步地去了长安,在天子已经抵达长安、董卓尚未抵达长安的时间里,被董卓任命主持长安朝政的人就是王允。

  经过蔡邕介绍,孔明得知那少年是蔡邕的儿子蔡晨,那女童是蔡邕的小女儿蔡琼。蔡邕共有三个子女,大女儿蔡琰,二儿子蔡晨(字子旭),三女儿蔡琼。

  “孔明,你手中为何物呀?”蔡琰看到孔明手里玩的新奇东西,忍不住好奇地睁大眼睛。

  孔明低头看了一下,笑了笑:“这东西叫魔方。”魔方原是匈牙利人在西元1974年发明出来的,孔明让马钧用木头按照他的构思制作出来了。孔明向蔡琰介绍道:“此物有六个面,每面横三纵三地分成九块,内核为一个圆球,可以任意旋转,原本每面九块都是同一个颜色,如今全部打乱了,想要把它恢复成原本的六面六色可不容易哦。”

  孔明在无聊时、发呆时、思考时就拿着魔方玩。

  “魔方?好生奇妙啊!”蔡琰走到孔明跟前,仔细地看着魔方,“此物设计真是精巧无比,孔明,这是你做出来的?”

  孔明大言不惭:“是啊。你看啊,天下像不像这个魔方?完全被打乱了,想要把它重新恢复成原先模样,可要花费很大工夫和心思的,但如果找到规律、抓住窍门,却能事半功倍。”他看到蔡琰对魔方兴趣盎然,便递过去,“送给你了。”

  蔡琰抿嘴微笑地接过魔方:“谢谢。”她立刻对这东西爱不释手。

  孔融正在热情地向蔡邕发出邀请:“伯喈啊,我过不了多久就要率军返回鲁国了,你也一起来吧!洛阳这里局势动荡,贼寇匪盗横行,天子被董卓劫去长安,朝政紊乱、兵祸不断,但鲁国却是一片太平,你到了鲁国,一来,你我可以朝夕相见,你我分别十二年,我是真的不想再跟你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见啊,二来,你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完成《汉史》啊!”蔡邕在史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考订《汉史》,但因为他的早死,使得《汉史》半途而废,留下了巨大的历史遗憾。

  蔡邕欣然应允:“好啊!”他确实也受够了长达十二年的逃亡生活以及在董卓身边近半年终日提心吊胆的生活了。

  孔明在旁边看着孔融和蔡邕久别重逢的这幕画面,心里暗想着,自己也该带几个老朋友返回鲁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