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四章姚林要匾





  薛冲把他自己,和小孬等人带的手榴弹都用完之后,火势已经明显减弱了。但是离完全熄灭,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是现在就撒手不管,一旦刮起山风,火势还有复燃的可能。

  薛冲让大茶壶刘生和小孬去摩崖洞叫人,把那边的人叫过来参加灭火。他带着其他人继续留在这里扑灭山寨的大火。

  刘生熟悉山上的道路;小孬,大家都知道是他的心腹。这一对组合回去当然能搬来援兵。白牡丹把摩崖洞里的人,只要是能动的全给派过来了。

  经过大半天的扑救,到太阳落山之前,山寨的大火终于被彻底扑灭了。

  白牡丹的伤口恢复得很好。刺儿菜的功效十分显著,白牡丹的伤势离恢原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鬼子被打跑了,山寨的重建工作自然被提上了案头。这场大火虽然烧退了日军,但也烧毁了整个虎头山寨。从聚义厅、到宿舍区,全毁了。重建的话,这工程量可不小。

  摩崖洞这边,薛冲打算作为一个小寨。可以屯兵、存放粮食弹药、军火装备。也可以作为虎头山寨的一个后勤仓库。

  摩崖洞地势险要,如果再修建一些防御攻势,那岂不是固若金汤?就算将来山寨再守不住,山寨的人马也有一个退路。

  薛冲把他的设想和告诉了白牡丹和老白。老白表示,自己已经不管山寨事务很久了。大小主意你自己拿,用不着和我商量;白牡丹是一切都听薛冲的,你说怎么办,我全力支持。

  既然这样,那就放手干吧!薛冲把身体健康的人挑出来,剩下有伤的又分成轻伤和重伤。轻伤员,可以做一些后勤工作。像洗衣做饭送水,都是轻伤员干。两个郎中负责照顾重伤员,没受伤全部投入到山寨的重建工作。

  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姚家堡来人,索要他们的悬壶济世匾了。

  薛冲亲自接待的。来的人年纪挺轻,薛冲没见过。不是那天在姚家见到的夫妻俩,也不是传说中的姚老先生。这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长得一表人才。

  来人自我介绍,他叫姚林,是姚老先生的侄子,原来在北平上学和工作。北平沦陷的时候,全家人都死于战火。他只身逃回原籍,投靠了伯父姚老先生。

  姚家本是中医世家。姚林在北平学的却是西医。因为中西医之间的天然壁垒,姚林这些年和大伯一家少有来往。

  回到乡下,没有了西医诊所,也没有了西医的诊疗工具和药品,姚林就静下心来跟着大伯学习中医。

  薛冲去那一次,姚林跟着老头出门采购草药去了,爷俩没在家。等爷俩回来,知道家里祖传下来的悬壶济世匾被土匪给拿走了,老爷子把儿子儿媳好一顿骂!

  当时他就让儿子儿媳去虎头山把祖传的医匾拿回来!他儿子左右推脱,死也不敢去。至于儿媳妇,那就更不敢去了。再说一个女人去到土匪窝,那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就这样,这件事情就拖了下来。

  最近几天老爷子身体不爽。吃了几服药虽然见好了,但是精神头却始终提不起来。姚林知道大伯的心病所在,就是这块悬壶济世匾!

  姚林心疼大伯父,这才冒险上虎头山,来索要祖传的医匾。

  姚林说,“恳请寨主高抬贵手,把医匾让我带回去。今后你们山寨要是有哪位身体不适,你只要派人去传个话,我随叫随到,绝不推辞!并且,免费治疗,诊金分文不取。”

  自从听明白姚林的身份之后,俩人在说话的时候,薛冲就一直乐呵呵的。等到最后姚林说出为了讨要医匾,今后免费给山寨治病,薛冲就乐了。

  “姚大夫,你说的话是不是真的?算不算数?”

  “当然算数。”姚林愣了一下,随后干脆利落的回答,“我是医生,哪有说话不算的道理?”

  “好吧,其实这块匾呢,咳咳。实话不瞒你,前段时间日军来攻山,我的山寨被日军纵火给烧了。你也看见了,现在山寨还在重建当中。”

  姚林当时就紧张了。“那我家的医匾?”

  “医匾没事儿!你家的医匾,我保护的很好。你放心,还是那块匾,绝对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等晚一些时候,我会让你看见那块悬壶济世匾的。不过呢,我这边也有一些事情,想请姚医生你给帮个忙。”

  山寨里那么多伤员,薛冲正在为医生不足而发愁呢,有人主动送上门了,他能不高兴吗?

  姚林不知道薛冲让他帮什么忙,还有点儿紧张。等听说是救治伤员,这才放松了下来。他是医生,治病救人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嘛。救人他不怕,就怕薛冲不给他祖传的悬壶济世匾!

  为了不得罪这位大寨主,姚林主动要求现在就去看病号,立即开始工作!薛冲让小四带着姚林去摩崖洞给伤员做检查。

  姚林一离开,薛冲马上奔向厨房。

  胖厨师一见他就乐,“寨主,这还没到饭点儿呢。您这是饿了?我现在就给你做面条,你稍等!”

  厨师拿盆就要和面,薛冲赶紧拦住,“别,张师傅,我不饿,我也不是来找吃的。我要它。”薛冲伸手把案板抬起来了。

  “哎哎,大寨主,这是案板,这是我和面切菜用的案板!你动它干啥?”

  “你这案板现在可是宝贝,能救命!给我吧。”薛冲把案板竖到地下,翻过来一看,背面是黑油漆,四个金色的大字:悬壶济世!这就是姚家那块悬壶济世匾!

  “张师傅,恐怕你得另外再找一块案板了,这块有人来讨要了。”

  “您说是姚家人吧?他们真的来了?您等着,我这就把它刷洗干净。省的姚家那些死脑筋,埋怨咱把他们家的牌子做了案板。”

  大厨张师傅也知道这块悬壶济世匾的来历。他整天和面切菜总是用,这案板背后有那么几个字,他能不打听来历吗?

  真要说起来,这块悬壶济世匾能保存下来,还真是张师傅的功劳。山寨往摩崖洞搬迁的时候,是张师傅亲自把这块大案板给扛过去的,这才让悬壶济世匾免遭火焚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