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罗鹏程的意见(1 / 2)





  罗鹏程正在看文件,头也没抬的指了指茶几。胡杨立刻会意,动手泡了两杯猴魁。

  这猴魁和一般的绿茶不同,茶叶长直平。最好使用竖长的杯子冲泡,可以观察到茶叶在水中的变化。

  胡杨就在耐心的看着猴魁茶叶,在玻璃杯中一点点改变。

  茶水温度刚刚降到可以喝的程度,罗鹏程就放下文件,来到了茶几旁坐下。

  吹了吹茶汤,小心的抿了一口。罗鹏程先是一脸的享受,但到最后却有一丝遗憾的神情。

  胡杨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这猴魁是可以用这种玻璃杯泡,但因为浸泡时间长,所以会有一丝涩味。这会让茶汤的尾韵变得不那么完美。

  一般人当然喝不出这其中的区别。但作为一个常年喝茶的老饕,这肯定瞒不过罗鹏程的舌头。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换一套靠谱的茶具就可以了。

  又抿了一口茶汤,罗鹏程放下玻璃杯:“下个月,会有一个商务考察小组去德国考社设备引进相关事宜。这个小组是由外经贸部那边儿牵头。还有机械工程和商务部蔡玉。考察组不只在德国逗留,还要在欧洲其他几个邻国进行商务考察。”

  基本情况和胡杨推测的差不多:“主任的意思是,要我加入这个考察组?”

  罗鹏程说道:“嗯,这次去德国考察,你作为翻译随行。”

  这种出国考察的美差落到头上,换个人肯定要欣喜若狂。可胡杨的表情却有些犹豫,甚至还有些纠结。

  罗鹏程问道:“小胡,你有什么问题吗?”

  胡杨微微皱起眉头:“领导,这件事还有换人的可能吗?”

  罗鹏程不解:“为什么?”

  胡杨接着说道:“我最近被盯上了。安全局的人正在调查我。还有人针对我的工厂。

  罗鹏程疑惑道:“安全局那边调查不是已经有结论了吗?”

  胡杨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在秦皇岛的时候,一个叫于政涛的科长带人围了我们住的旅社。我们提前走了才没有被堵住。”

  罗鹏程又端起玻璃杯,示意胡杨继续说。

  胡杨接着又把这几天发生在753技校工厂的事也简略的说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现在我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这个情况下....”胡杨后面没有说,但罗鹏程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个情况下,他不愿意把所有事丢下,跟着考察团出国。

  罗鹏程手指下意识的敲着玻璃杯,胡杨安静等着他思考出一个结果。茶水渐少也渐冷,罗鹏程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胡杨也坐直了身体。

  相比赵援朝和项凌江他们这些年轻人,罗鹏程的政治智慧要高出一个层级。大院孩子虽然有着上层关系,但说道对体制的理解,比罗鹏程这种从下面一步步升上来的,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胡杨对他的分析更加重视。

  罗鹏程喝了一口茶,说道:“你知道北京有多少的大院?有多少个部级单位?有多少常委?”

  胡杨摇了摇头。

  罗鹏程接着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里有很多权力很大的部门,还有与之相关的更多人。”

  这话说的有点没头没尾,但胡杨略一思量之后,还是品出了罗鹏程这话中藏着的意思。

  派系!

  这就是罗鹏程想要给胡杨的答案。超过三个人在一齐,就会产生派系。人这么多的地方,自然有很多的派系。派系之间也天然就是对立的,否则就不会产生派系。

  所以派系本身也很敏感,以至于罗鹏程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也不愿意直接说出来。

  这是一个提醒。

  胡杨试探的问道:“难道还是和新部门有关?”

  罗鹏程点头:“有这个可能。也可能只是原因之一。如果只是针对你,这有些小题大做了。你可能只是目标之一,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那个。”

  这个可能性,还是真是胡杨没有想到过的。这个新思路一展开,胡杨感觉眼前的迷雾已经开始散开了。

  看到的胡杨若有所思,罗鹏程也同样没有打扰。对于这个自己亲手从沈阳带出来的下属,罗鹏程的评价就是四个字,惊喜不断。

  在沈阳时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人才。而现在看,很可能是个天才。

  罗鹏程作为一个实干派,他很清楚现在体制内能说的多过能干的。而在能干的人中,能干好的就更少了。

  他认为胡杨是一个好苗子,外语能力好,人也够聪明,也没有年轻人身上的毛病。惜才,这就是罗鹏程的对胡杨的态度。

  胡杨提起暖水壶,给罗鹏程和自己的杯子里都续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