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章技校的那位(1 / 2)





  就像胡杨说的,这件事朝日美惠做不了主,所以她就没有必要再待下去。项凌江送她离开之后,包房里就只剩下了胡杨和周朝先两个人。

  沉默了片刻之后,周朝先首先举起酒杯:“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这个日本女人的底,周朝先动用关系查过。是在大陆出生长大,成年之后去了日本,几年之后回来继续为日本人工作。

  这次周朝先会主动到丹东来,自然就有这个女人的“威逼利诱”。她的退场对周朝先来说,其实心里多少是有那么一点开心的。

  胡杨举杯回敬:“谢谢,彼此彼此。”

  周朝先放下酒杯,问胡杨:“我真的很好奇,你真的认为日本人会买你们生产的刀片?”

  胡杨说道:“我肯定他们一定会。降低了成本,降低了风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利润,你给我一个拒绝的理由?”

  周朝先很敏锐的说道:“按照你的说法。旋耕刀片并不是久保田主要赢利点。最大的作用还是通过旋耕刀片达到下游垄断,从而倒逼上游市场。如果垄断无法达成,那又为什么不能直接放弃旋耕刀片的生产呢?”

  胡杨说道“这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他们必须要这么做。”

  周朝先疑惑说道:“必须?”

  胡杨说道:“旋耕刀片利润空间不大,那是因为的日本本土的人工成本高。但作为消耗品,旋耕刀片的利润总额和成长还是非常高的,因为市场远不止中国大陆。东南亚、中亚、美国和欧洲的市场要比他们国内大得多。”

  周朝先思索了片刻,还是摇头道:“我还是不明白,如果你说的市场那么大,为什么久保田公司还会在大陆耗费这么多力气,并且产能只开三分之一?”

  胡杨顺手打开一瓶汽水,说道:“还是那个问题,成本!”

  周朝先说道:“愿闻其详。”

  胡杨说道:“我刚才说了,久保田的旋耕刀片都是在日本本土生产。因为人力成本过高,所以他们生产的产品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

  周朝先反问胡杨:“那他们购买了你们的刀片之后就有优势了?”

  胡杨很肯定的点头:“那是当然的。从我们这里购买刀片的成本,最多只相当于过去的一半,而他们的产品在国外市场,只需要降价10%以上就会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周朝先很快便想通了胡杨的话,随即又提出新的疑问:“那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要给日本人,我们不可以找更好的合作伙伴吗?”

  胡杨说道:“不是没有,但就现在而言,久保田是最好的选择。从六十年代开始的,日本就逐渐成为世界的加工工厂。

  大量类似旋耕刀片这种低技术附加值的产品从欧美转入日本。而这也是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随着人力成本逐年提高,这种低技术附加值的产品的利润开始不断被压缩。”

  周朝先说道:“这个我听院里的人提过,都说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是一个奇迹。重建初期就是靠替美国代加工产品发展起来的。可既然日本已经发展起来了,为什么他们不转型?”

  能够说出转型这个词语,已经说明这个周朝先的认识要比一般人先进不少。这个时期的国人思想上大多留在过去的年月之中。即便是思想应该最前沿和先锋的大学校园之中,恐怕能够真正懂得“转型”一词重要性的也不一定能占多数。

  胡杨微微摇头说道:“不是日本不想转,而是的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美国人也没有准备好。所以这个下游市场他们还不能丢,那会让整个产业结构出问题。”

  周朝先说道:“所以,当你为他们提供更低的成本,更低的风险,更高的利润空间之后,日本人一定会选择你。”

  胡杨肯定的回答:“是的。”

  周朝先沉思了片刻,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这不是你的最终目的吧。”

  胡杨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当然不是。就像日本人想通过垄断下游倒逼上游市场。而今天只要他们选择成为我们的上游,那将他们就必将被我们影响。

  我的目标是让日本人到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把资金和技术都带到大陆来,帮我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