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美国人(1 / 2)





  胡杨很满意保机的伙食,缺了很久油水的肚子得到了充分的滋润。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胡杨还是在小方回去之前,开着车进了一趟城。

  找了一家当地比较出名的中药铺,抓了两幅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顺便也让坐堂的老中医给把了把脉,又开了几幅温补的药。大枣枸杞党参之类的全都有。

  胡杨倒是不担心会没有地方熬药,偌大一个保机招待所,这种程度的服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也很快得到了保机招待所书记吴长林的确认。这是一个满脸笑容的中年人。背头圆脸身材圆润,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胡杨。

  胡杨手里拎着中药,有些不好意思的申请要一个走廊尽头的单间。自己喝中药的话,这味道还是尽量不要影响到太多人。

  对这样合理的要求,吴长林书记没有任何迟疑的同意了。并且贴心的叫来服务员,接下了胡杨的中药,并且记下了服药的时间。到时间了就会煎好给他送到屋里。

  胡杨十分真诚恳切的感谢了吴长林书记,然后就被找来的王意诚拖走。

  午休时间快结束了,下午的工作就要开始了。王意诚看胡杨两手空空,有些意外的问:“你不用准备个笔和本子?”

  胡杨一听也是一愣,说起来以他的记忆力来说还真是不用。虽然不如巅峰时期,半分钟内记住一张写满的a4纸,他还是能做得到的。

  经他这么一说,胡杨也感觉自己两手空空好像不太好:

  “要不....”

  “要不你还是先用我的。”王诚意把他的交给了胡杨。

  胡杨拿到手里一看,一支是英雄钢笔,还有一个是先进工作者的红本子。不错!

  这次保机引进的是数控铣床。这对当时的国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东西。

  王诚意他一个国内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连计算机都还没见过呢。所以这台数控铣床被安排在了一个几乎一尘不染的独立厂房里。

  墙壁地面都有瓷砖,窗框也都是铝的。这在当时那都不能用奢华来形容,那简直就是奢侈。

  刚走到门口,胡杨就又被拦住,手里被塞了一双鞋套....

  没错,保机为数控铣床安排了一个无尘车间。入乡随俗的套上了鞋套之后,胡杨终与见到了那两个美国人。

  年轻人那个叫迈克的个子很高,在人群中很容易找到。金发白肤的年轻人,脸上一直都有笑容,但看起来已经有些勉强。

  这个年轻人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家境应该普通,可能还达不到中产。做出这种判断,除了衣着的细节之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他脸上这笑容中露出的牙齿。

  相交此时周围的国人,这口牙无疑很整齐很白,但胡杨看得出,他的牙医水平很普通,而且做牙齿矫正的年纪也很晚。

  在八十年代的美国,医疗行业收入前三的专科分别是整容外科,牙科,胸外科。

  在dna检测技术未普及之前,牙科记录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身份证明。不是每个人都会留下指纹记录,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牙科记录。

  牙医的水平不同,收费的差距也很大。高收入人群会选择的,都是有独立诊所的优秀牙科医生。而普通人只能负担得起社区医院或是公立医院的牙科。

  这两个美国人很明显就是来自两个不同阶层。年纪比较大的凯文,明显就有一个更好的牙医。左侧臼齿明显就是一个高级的植入假体。而相比之下,马克嘴里那颗犬齿的假体就要便宜很多了。

  胡杨径直走向马克,主动伸出右手打招呼:“你好,我是胡杨,是你们的新翻译。”

  纯正的美式发音,让马克的眼前一亮,就连一旁正在解说的凯文也看向这边。从来到的中国之后,他们都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道地的东部口音。

  听这么多天带着浓浓本地特色的英语,马克感觉自己都快不会正常说话了。

  胡杨略显激动的握住胡杨的手:“您好,我是马克,你的英语说的真好,是留学生吗?”

  胡杨微笑着回答:“我没有去过美国,但教我英语的老师曾经在ucla留学。”

  马克感叹:“那一定是为睿智的长者。”

  胡杨点头:“对,他曾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