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2 / 2)


  成年人每日可食两个鸡蛋,三钮做蛋炒饭的时候用两个,不顾她娘隐隐有流口水的趋势,又打两个鸡蛋,“娘,烧火,炒香椿芽。”

  “好吧。”丁春花恋恋不舍。等她看见三钮盛出香椿芽,就端著一大海碗蛋炒饭往外走,“干嘛去?不吃菜了。”

  丁春花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这些够我吃的。”到门外,果然,她大嫂和二嫂都端著碗坐在旁边的大槐树下,“你们快看看,三钮做的蛋炒饭。”

  “看什么看,又不给我们吃。”李月季可不给她面子,丁春花就想显摆她闺女能干,让所有人都知道,娶了她家三钮不亏,“我教你做。”

  李月季冷哼一声,“我们家人那么多,你觉得一顿得吃多少?”

  丁春花一噎,他们一家三口,即便顿顿吃肉也吃不多少,两个嫂子家却不一样,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一人一个鸡蛋一顿也得下去七八个,“嘿嘿,偶尔一次还是没关系的。”

  没关系?

  收到儿子的来信,卫炳文气得暴跳如雷,把全家人喊到跟前,指著信纸,“从出京城那天开始算,到今天满打满算才走一个月,你们看看,上面三十多道吃食,我说不让若怀回老家,父亲非带他走,等他回来得变成什么样。”

  “大不了胖的和若愉一样。”卫炳武有个小胖墩儿子,反而不像兄长那般生气,还有心情喊来厨娘,“去试试你们大少爷写的食谱,是不是真像老太爷信上形容的那般美味。”

  “老二。”卫炳文一翻白眼差点气昏过去,转身去书房给他爹写信。

  信件抵达广灵县那天,杜三钮家热闹极了,丁春花拿著扫帚正把一个胖胖的,穿红戴绿的妇人往外撵。

  隔著一条路,笑不露齿的卫小哥乐得见牙不见眼,嘴里不断滴咕著,“活该,活该。”

  “别高兴太早。”卫老说:“三钮去王家洼做一次宴,引来一个媒婆,离她及笄可是还有六年。”

  卫若怀脸上的笑顿时消失殆尽,这次是媒婆不会讲话,显摆男方家境多好多好,还说对方能看上三钮是她的福气,杜家和对方相比高攀了云云,惹丁春花不快。下次若来个能说会道,眼珠子活泛的,卫小哥不敢想象,“祖父,你给我父亲写信。”

  卫老刚想开口,看著远处来个差役,直奔他家这边,“不用了,还是你自己和你父亲讲吧。”

  “什么?”卫若怀话音落下,骑著马的差役来到跟前,下马作揖,“卫大人,京城的卫大人来信了。”

  卫若怀心中一凛,先卫老一步接过信,拆开就看到他爹命令他和若愉回去,“祖父?这是父亲的字?”

  “你爹的字你问我?”卫老嗤笑。

  “你是他爹。”卫若怀脱口而出,卫老一噎,“回不回去随便你,别忘记我之前和你说的话。”

  卫若怀哪能忘,今天早上还在犹豫,媒婆的到来让卫若怀瞬间下定决心,偏偏他爹来了封言简意赅,连信封上也布满怒气的信。

  父亲气什么,卫若怀自然知道,以他父亲的秉性,最希望看到的是他请教和功课有关的问题,而不是,而不是连他自个写好都不敢看第二遍的食谱,怕控制不住自个,放下毛笔一顿狂吃。

  “真回去啊?祖父。”卫若怀敢这么挑战他爹的极限,仗的就是他爹不在跟前。

  卫老幸灾乐祸道:“你可以不回去。”顿了顿,没等卫若怀露出喜色,就听到,“那等你父亲亲自来杜家村捉你。”

  “我,可是,我这时候怎么能回去。”冲三钮家的方向呶呶嘴。

  卫老反问:“你在这儿又有什么用?去杜家提亲,还是觉得你长得俊,不会被三钮的娘撵出来。”

  “不至于吧?”卫若怀心中一突。

  卫老收起笑容,“你娘不太能同意你娶农家女,可三钮娘估计也不会同意她嫁进高门。”

  “那怎么办?”卫若怀脸色骤变。

  作者有话要说:  杜三钮:凉拌!

  第31章 石板烤饼

  卫老哪知道。他不止一次在杜发财跟前说, 三钮这姑娘长得好,聪明又能干,未来女婿可得好好相看,杜发财对他的话那叫一个言听计从……可媒婆赶在杜发财不在家的时候上门,幸亏来的是个二货,万一?那就没什么万一了。

  即使他卫家权势滔天,也不敢做强抢民女的事, 这是太平年代, 不是昏君当道,不辨是非的时期。

  “祖父…”卫若怀见他沉默下来, “你也没对策?”

  卫老抬眼看到大孙子对失望,仿佛他这个前太子太傅是混上去的,老头儿嘴角一弯, “毛还么长齐就惦记著娶妻的人是你, 不是我,我想那么多干么。”说完背著手往屋里去。

  “大哥,怎么啦?”看完热闹回来的卫若愉见他大哥变得更呆了,“我爹来信了?”伸手夺走。

  放在以往卫若怀不朝他脑袋上一巴掌, 也得把信抢回来,这次居然放任卫若愉念出声, “大哥, 大哥,回去还回来么?”

  “当然回来。”卫若怀瞬间清醒。

  小孩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随即喊仆人收拾行李回京城。

  “著什么急, 慢慢收拾。”卫若怀话音落下,卫若愉扭过脸,一副“你敢不听大伯的话?胆子肥了啊”不可思议的眼神,卫公子脸色爆红,“咳,祖父。”

  “哎,对哦。”小孩猛地惊醒,“我们走了祖父怎么办?”

  “我们再陪祖父几天,到京城就回来。”卫若怀掐指算了算,“耽误不了几天。”关键他也耽误不起。

  遇到正经事,卫若愉听哥哥的话,“什么时候动身?”

  “看天气。”卫老的声音从院子里传出来,“连著晴四五天了,我估摸著过两天又得下雨,等下次天晴你们再走,路上不会淋著。”

  “听祖父的。”正合卫若怀心意。

  谁知卫老只预料到开头,第二天晚上下起大雨,到第三天晌午太阳露出半张脸,傍晚又下起浙沥沥的小雨。三钮对杜家村的花花草草都喜欢,最讨厌阴不阴晴不晴的天气,因为有时候能反反复复半个月。结果,这次没半月,也阴十来天。

  天气再次放晴,已到三月十五,卫若怀坐在在廊檐下,看著仆人把衣服、柜子、书籍全搬到外面晾晒,“晚上不会再下吧?”

  “不会。”卫老特意问过村里懂江南天气的老人,“明天晾晒一天路,你俩后天回去,让钱娘子给你们做些东西路上吃。”

  “叫三钮姐做,祖父。”卫若愉放下手中毛笔,恐怕卫老没听见,又说:“钱娘子做的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