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2 / 2)


  “我们本村的人,一百文一顿,外村的一百二十文,八桌以上,多一桌收十文。”二丫的回门宴后,三钮就把价格公布出来,本来大家觉得多,可三钮说一顿宴席得四个人。村里人一算,忙活一天才二十五文,又觉得便宜,于是就给三钮出主意,到外村要贵点,多照顾照顾自个村的人。

  托了三钮的福,姜婆子家的猪肉和猪下水全卖给四喜家,四喜给她四十文,要是搁一个月前,最多二十文。所以姜婆子才主动帮三钮说:“你们谁家办事,找我们村的三钮准没错。”当著娘家兄弟,姜婆子压低声音,“今天这桌菜,除了我们杀的猪,总共就用这些。”伸出两根手指。

  “二两银子?”

  姜婆子身子一晃,好大口气,“两百文。”

  “多少?!”众人大惊,“你,你可别骗我,那么多菜。”

  “盐、糖、醋、酱花点钱,八角、茴香那些东西是我们家去年在山上采的——不用钱,豆腐便宜,冬菇现在山上还有,你们不信就自个算。”姜婆子此话一出,众人掰著手指,两百文?真有可能。

  “……算上猪和给杜家的工钱也就一两银子?”谁家娶媳妇,一场喜宴下来不用三五两银子,宴席简直没法看,一两?天方夜谭。

  可是,姜婆子点头,“对的。”

  “我的老天爷啊,难怪段家和赵家那么有钱,非娶杜家的闺女,杜家这娘俩真有本事。”

  姜婆子与有荣焉,“这话让你说对了,我们村的三钮是全村最聪明的姑娘,夫子都说了,她若是个男儿,我们村十年后又会多个状元郎。”

  杜家村只出过一个状元,那就是住在三钮对面的卫老。众人听到这话倒是无法反驳,有先例在啊。更何况现如今杜家村的男孩子都识字,“那你帮我问问,我们村她去不去?”姜婆子的小姑子突然开口。

  姜婆子眉头紧皱,上下打量她一番,“你闺女可是才十五岁。”

  “想什么呢,我婆家侄子,下个月初二,他们家情况和你家差不多。”

  “这……”别看姜婆子说的时候那么得意,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吃饭的时候村长出去很长时间,姜婆子担心就找她大儿媳妇,儿媳妇都跟她说了,灶台上连点青菜都没剩下,“我们家六桌客用一两,你们那边的亲戚若是多,三钮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帮忙省钱。”

  “就是怕客多,才赶在下月初,家家户户都得育苗翻地,谁有工夫来走亲戚。大嫂,你去问问。”

  姜婆子不乐意,能省下钱那是皆大欢喜,若是不能?届时她里外不是人。小姑子可以拒绝,杜三钮不能得罪,因为远亲不如近邻。

  比如四喜之前遇到的事,家里兄弟再多,亲戚再多,都不在跟前,要不是三钮和村里人出面,搞不好四喜一家这辈子都难翻身,“你们那边没有专门做宴的厨子?”

  “有,可是和杜家的人没法比,嫂子,去问问,我婆家嫂子准备了三两银子呢。”

  “早说呢。”姜婆子一听钱宽裕,转身就走。

  三钮她们正在吃饭,姜婆子见三钮喝鸡蛋汤,扭头喊三儿媳妇,“去把桌上的红烧肉端来给三钮妹子吃。”

  “不用了,这汤是骨头汤做的,挺好的。”三钮说:“收拾菜的时候别把汤给倒了。”

  姜婆子瞬间忘记所来何事,“难怪总觉得你做的鸡蛋汤也比旁人做的好喝,上午煮一锅大骨头就为了做这个汤?”

  “是呀。”三钮笑笑,“听村长说大家很满意,我们也回去啦。”放下碗就站起来。

  “等等。”

  姜婆子一回头,见是她小姑子,不禁扶额,“三钮,是这样的……”连忙把之前的事和盘托出,末了不顾小姑子的眼色,又说:“你们家有没有时间,没时间就算了。”

  “大嫂!”

  “娘……”

  丁春花开口,“我们过几天育苗,初二倒是没事,她家有哪些菜,来跟三钮讲一声,三钮写个菜单,差什么再去买,你们看这样成吗?”

  “成,成啊。”

  “等一下。”三钮打断她的话,“得付十文定钱,万一你们找别人,我娘和我伯娘就全忙活了。”

  “这是应该的。”姜婆子抢先开口,“你们家的牲口还没喂,我就不留你了。”拽著她小姑子,不准她开口。待三钮走远,姜婆子才松开她,“想说什么?收下定钱,三钮初二那天有事也得去你们那儿。”

  “对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姜婆子心想:你能想到贪小便宜,“今天咱家来的客回去一说,指不定多少人找三钮呢。”

  这话倒是实话,第二天就有人来找三钮,不过被三钮推了。她两个伯娘年近半百,过几天又得育苗,可禁不起折腾。

  话说回来,三钮回到家给两个伯娘一人二十文,两人今天又是切又是剁,累得不轻,也没推辞。傍晚杜发财回到家听说六十文进账,还没饿著家里的牲口,笑道:“我以后在家看家,你们出去做事。”

  “瞧把你美得。”丁春花白他一眼,“我和钮今天累了,做的面疙瘩打鸡蛋,没炒菜,就这样吃,成吗?”

  “那怎么成。”杜发财此话一出,迎来两双瞪视,吓得他忙说:“柜子里还有花生米,钮,我烧火,你再做点那什么老醋,不费事吧?”

  “不费事。”

  三钮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饭,听到一阵敲门声,“谁呀?这么晚了过来。”

  “估计是你姜嫂子。”农家办红白喜事的时候还有个潜/规则。无论多么抠门小气的人家,收拾好剩菜总会分送给左右邻居。

  一来天热菜不能久放,二来给大家伙打牙祭。即便家里条件好的,也不会嫌弃别人送来的剩菜,即便自个不吃也不会倒掉,大不了喂牲口。

  三钮前世虽说是孤儿,但她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别看她这么会吃,让她割麦收稻她差点割著自个,第一次锄草的时候麦苗和野草一起锄掉。以致于她对农村很多规矩不熟悉,甚至无法接受,就像现在,她打开门见到来人真是姜婆子,忍不住叹气。

  没人比她更清楚,姜婆子家的喜宴过后只剩下几根大骨头,其他菜全被三钮用光,案板上连块姜都不剩。然而她却端著两根大骨头,“留著你们自个吃啊。”

  “我们家还有几盆红烧肉呢。”姜婆子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知道你们不稀罕这点,可是你一定得收下。”

  话都说到这份上,三钮哪敢不收,“进来坐。”接过她手上的盆。

  “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事,盆我明天再拿。”姜婆子心中自有打算,说完话转身就走。三钮张了张嘴,话还没说出来,人已消失在夜色中...三钮看了看手中的东西,看了看她爹娘,满脸不解,“这,这又是什么情况?”

  “估计家里真有事。”丁春花虽比多数村妇有见识,可她并没多数心眼。三钮喜欢这样的爹娘,他们家有她一个心眼多的就够了。不过,三钮并没有等姜婆子上门。

  翌日一早,三钮又拎小篮子出去,站在院子里装作锻炼身体,其实时刻注意著隔壁的卫若怀看到,很自然的出去和她来个巧遇,“又上山采蘑菇?”

  “不,早几天见香椿芽出来了,我去摘香椿芽。”三钮自然不会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