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2 / 2)


  “娘亲,你或许以为我在胡说。但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就在我的血染在剑上的那一刻,我想起了一切,从前的事,全部。我也终于明白了娘亲你所有的苦痛,你面对他时,为何那般态度。”

  “这一辈子,哪怕他对我再好,我也无法原谅他了。我只要一想到娘亲你在死后被人倒悬城头的样子,我便不能原谅。他必须要受到惩罚。所以后来,我利用了他的愧疚之心,拿走了他的皇位,也终于逼走了他。娘亲,我不该欺骗你的,但是倘若他还在你的面前,他还活着,娘亲你又怎么可能真正放得下过去,好好过完这一辈子?”

  少年双目通红,声音哽咽,朝她再次叩首。

  “娘亲!求你原谅我……”

  慕扶兰闭目而立,恍若入定。

  “他没有死,那么一直在哪里?”

  良久,她终于睁开眼眸,问。

  少年顿了一顿。

  “金城……”他低低地道。

  慕扶兰转过身,迈步。

  “娘亲!”

  少年伸出手,一下攥住了她的裙角。

  “金城太远了。士兵被儿子调换过,他去了后,那些新兵,没有人认得他是谁。”

  “他也不会那么快就死的。儿子知他旧伤未愈,也曾派人寻到药翁,请他去往那里。”

  “他今日之所得,皆是他应有的惩罚,连他自己也无怨言。娘亲,他不值得娘亲你的原谅!”

  慕扶兰转过脸。

  她说:“你可曾想过,他当初为何没有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派兵去灭了那个南下的小朝廷?倘若我猜想没错,那个时候,他对你的预谋,应当便已有了察觉。但他还是自己去平定北方,留下了这个小朝廷,这才叫你得以在你的臣民面前,获得这个建功立威的机会。”

  少年怔住了,攥着她裙角的手,慢慢地松开,最后无力地滑落。

  “一直以来,我都弄错了一件事。”慕扶兰继续道。

  “这一辈子,从我在谢县睁开眼睛醒来的那个清早开始,我便已经不是前世的我了。你也不是前世的那个熙儿。而谢长庚,他更不是前世的那个谢长庚了!我们谁都不再是前世的自己了,却偏都一头钻进了樊笼,作茧自缚,全然不知回顾。”

  “他不必为他没有做过的事去负罪,我需要重新去认识一个人,为我自己活着,而你——”

  她低头,俯视着这个仍跪在地上、仰面望着自己的少年。

  “你给我听着,他既然心甘情愿,把这个位子让给了你,你便好好地做这个天下的皇帝,不管你还认不认他。如此,也算是不负你们这一辈子的缘分。”

  她说完,迈步而去。

  少年定定地望着她渐行渐去的背影,忽然,他从地上爬了起来,追奔出去,扑在她的身后,再次跪了下去。

  “娘亲!真的是熙儿错了吗?娘亲——”少年声音哽咽,回荡在她耳畔。

  慕扶兰的脚步停了一停,随即抬起头,继续前行,出宫而去,身影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下的重重阙殿之间。

  第99章

  慕扶兰踏上了西去之路。出中原, 过西关,穿过广袤的河西,沿着那条当年她曾走过的旧道,依次出嘉麟戍、焉支戍、合黎戍、独登山, 重重关山过后,又西去数百里,这一日,终于抵达了天山之麓。

  这里距她此行的目的地,只剩最后三两日的路了。而时令,也已从她出发时的秋,进入了冬季。

  这一路的沿途所见, 与她记忆中的当年,已是有所不同。犹记那年西行, 满目荒凉,人烟稀少, 而这一回,这条原本已经湮灭在了风沙雪域里的古道,即便是在这种天气里,也仍时不时地遇到往来于西域和河西之间的商旅驼队,路上,也出现了一些可供往来商旅和驼队补给休息的驿点。

  中午,雪下得越来越大, 在经过道旁的一处驿点时,向导说, 这里是去往金城路上的最后一处可供人歇息的地方了。

  随从多面露倦色,慕扶兰便叫停下,生火烤热食物,歇息之时,忽听近旁一顶帐篷里,传出一阵妇人的痛苦呻吟之声。

  那顶帐篷,是以坚固的牛皮所制,外头停着多达几十匹骆驼的驼队,马车十数辆,从人更是多达百人,皆域外装束,可见主人大户,且看起来,在这里应也停了也有些时候了,众人却不顾风雪,没有躲在帐篷里,而是聚在那顶牛皮帐外,仿佛在焦急等待着什么。

  离天黑还有半日,歇息过后,慕扶兰正要上路,见状,不禁迟疑了下,正侧耳细听妇人发出的断断续续的呻吟之声,那顶帐篷里,忽地奔出来一个三十多岁浓眉高鼻的男子,只见他“噗通”一声,跪倒在了雪地里,脸色惨白,双目望天,不住地磕头,作祈祷之状。

  慕扶兰已然有些猜到牛皮帐中正在发生的事了。虽急着上路,恨不能早些赶到她想去的地方,但几乎是出于本能,还是开口,命向导过去问个究竟,说:“你去告诉他,说我或能帮他一些忙。”

  向导依言而去,和那汉子说了几句,汉子猛地回头,向着这边看来。

  慕扶兰这一路西行,从上而下,皆是寻常装扮,只道是寻人,连在河西雇来的那个向导也不知她的身份,何况是这西域男子。听得向导说她或能帮忙,目露狂喜之色,从雪地里一骨碌爬了起来,朝她疾奔而来,双手不住比划,口中呜哩哇啦地说着话。

  向导忙解释:“他是俱毗罗国数一数二的富商,名叫达满,仰慕东方上国已久,年初之时,一为通商,二为见识,跟随王使同去上京。他的妻子是俱毗罗国教士的女儿,会说上国之语,他便带着同行。他在上国逗留了大半年,想赶在大雪封道之前西归,到了这里,逢她生产,便停了下来,从昨夜开始,现在还没生出孩子。”

  慕扶兰叫随从继续歇息,自己立刻入了那顶帐篷。

  帐中地上,躺了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妇人,肚皮高高隆起,血水满地,人已如脱力,奄奄一息,边上围了几个服侍的仆妇,皆面色煞白,惊惶不已,正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说着话,看见慕扶兰入内,犹如见到救星,慌忙让开。

  慕扶兰净手过后,和产妇简单交流了几句,随即柔声安慰,叫她不用怕,自己替她按摩腹部,助她生产,又叫人喂她些糖水和食物,待她体力恢复了些,示范她跟着自己蓄力、发力。

  她沉稳的声音,犹如带着一股抚定人心的力量,那妇人渐渐定下心神,无不照做。

  半日过后,焦急等在帐外的男子听到帐篷里传来一道婴儿坠地的啼哭之声,随即被奔出来的仆妇告知,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婴,母子平安,不禁欣喜若狂,转身再次扑在了雪地里,对天表谢过后,立刻命手下搬出美酒,宰羊点火,以表庆贺。

  帐篷之外,响起了一阵欢呼之声。

  天已是黑了,雪仍未停,慕扶兰知今日是要耽搁掉了,早叫手下搭了帐篷,计划在这里过夜,等明早天明,再行上路。

  这个因了大雪即将封山而日渐冷清下来的驿点,今夜却是热闹非凡。纵风雪肆虐,亦挡不住篝火点点,到处可见支起的帐篷,欢声笑语之中,食物香气四溢。

  达满对慕扶兰感激涕零,命人不断送来美酒羔羊,慕扶兰分给随从,在自己的帐篷里更衣完毕,顾不得休息,便回到了达满妻子的帐中,叮嘱她一些产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