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5)(2 / 2)

  而阻止恶意收购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启动毒丸计划。这也是无数先辈在对抗资本反收购时总结出来的金科玉律。

  陆嫚臻身为苏氏集团的高层管理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计划的重要性。那么她现在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很耐人寻味了。

  苏世渊勾了勾嘴角,并没有逼迫陆嫚臻立刻做决定。他现在的状态有点内忧外患。白老爷子还躺在病床上无法理事,集团内部很多股东和董事因为苏园的项目还有罗氏集团的发难对他非常不满,再加上图灵集团在二级市场大肆吸纳苏氏集团的股票,很可能会威胁到他的控股权。这种局面下,如非必要,苏世渊并不想跟陆嫚臻撕破脸。

  只不过内心深处,苏世渊几乎已经笃定了陆嫚臻摇摆不定的态度。甚至还怀疑陆嫚臻引狼入室,想要跟霍柩联手吞并苏氏集团。

  毕竟是母子连心啊。苏世渊默默的叹息一声。早知如此,他当初就该对霍柩好一点,就算引狼入室,把狼崽子困在笼子里,也好过任由它在外面横冲直撞。

  陆嫚臻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比起城府心机,陆嫚臻自认不差。但是在苏世渊面前,她那点计谋手段明显不够看。

  定向增发股票需要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就算我们都同意,其他那些中小股东不同意,也会跟图灵集团联合起来反对这个提议的。陆嫚臻苦口婆心的劝道:到时候如果图灵集团指控苏氏集团恶意操纵股价,我们的麻烦只会更大。

  听到陆嫚臻的劝说,苏世渊沉默不语。

  虽然陆嫚臻说这番话有她自己的目的,但是不可否认,陆嫚臻说的并没有错。这种局面哪怕出现在一年前,那个时候苏世渊在集团内部的声望和影响力还毋庸置疑,再加上白家以及其他中小股东的支持,苏世渊都敢断言自己能够乾纲独断。无需顾虑一些微小的声音。

  可是现在这个局面,姑且不说图灵集团在资本领域的影响力,估计公司内部很多股东都很看好图灵集团重仓持股苏氏集团股票这件事至少能让苏氏集团连续下跌的股价稳步回升。而股价回升对于其他持有苏氏集团股票的股东来说可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是公司内部对于他这位董事长的能力颇多怨言,另一边却是被市场看好的投资集团愿意大量持有苏氏集团的股票。不管图灵集团大量吸筹的目的究竟为何,现在市场已经因为图灵集团的举动产生了大量的利好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世渊执意采用毒丸计划稀释其他股东的股份占比,破坏图灵集团的吸筹计划,很有可能会引起怨声载道。

  你可别忘了罗家还在虎视眈眈呢!陆嫚臻没有提别人,而是提起了罗氏集团。

  罗氏集团持有苏氏集团百分之三的股份。这个股份占比不能算高,但也绝对不低了。恰恰好是一个很微妙的线。而在此之前,罗氏集团已经因为罗氏酒店宣传计划和原材料涨价的事情对苏氏集团颇多微词,公司内外的舆论也都倾向于罗氏集团。

  如果这个时候再传出苏氏集团有意用低价增发的方式稀释中小股东在苏氏集团的股份占比。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策略是为了抵挡图灵集团的收购计划,但别人不一定能够理解。

  因为图灵集团的大量持股从目前来看只会损害苏世渊的利益,而苏世渊的决定可是会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苏氏集团的很多中小股东都像罗氏集团这样,本身是苏氏集团的供应商,或者在其他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为了加强战略合作,最终决定交叉持股。陆嫚臻欲言又止。

  不过下面的话,就算陆嫚臻不说,苏世渊也明白了。

  这些中小股东并不依靠苏氏集团的股份分红。大家只是为了合作方便,再加上看好苏氏集团的未来发展,才会持有苏氏集团的股份。

  如果苏世渊执意伤害大家的利益,这些股东就算不能阻止毒丸计划的施行,也能通过其他方式让苏氏集团的利益受损。这大概就是合作关系太紧密了的不好之处。

  原著中,因为男主角苏琢的爱慕者甚多,那些爱慕者的家族也都从苏氏集团的身上获利。大家自然愿意支持苏世渊的任何决定。因为他们都非常笃定,即便自己的利益一时受损,危机过后,苏世渊父子和苏氏集团也会回馈他们更大的利益。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从罗氏集团利益受损,罗尧不声不响的离开,再到其他小伙伴们的渐渐疏远,很多人也从义无反顾支持苏家的态度变成中立观望。大家都在默默看着苏世渊的表现。如果苏世渊不能带给他们利益,他们恐怕也会毫不留情的离开。

  苏世渊也想明白了这一点。他有些艰难的问道:难道我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图灵集团威胁我的控股权?

  陆嫚臻不吭声了。她不会给苏世渊提供任何建议。如果不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遭受损失,陆嫚臻连方才那一番话都懒得说。

  她相信以苏世渊的能耐,一定会想出跟图灵集团抗衡的办法。而陆嫚臻只需要静静等待自己的筹码能够变现的那一刻。

  第81章 股东大会

  就在苏世渊犯愁该如何应对这一关的时候,图灵集团已经来势汹汹的完成了第二次举牌。并且向第三次举牌发起攻势。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图灵集团依靠雄厚的资金以及第五陵精妙的操盘,强势持有苏氏集团15%的股份,完成了第三次举牌。

  图灵集团的攻势迅猛直接,以至于苏世渊根本来不及反应。苏氏集团辛辛苦苦攒下的几十亿救市资金就在这番激烈的抢筹下毫无水花的砸了下去。除了把苏氏集团的股价一起推升到破了百元大关,根本没起到什么实质作用。

  苏世渊实在扛不住了。他不能坐视图灵集团继续吸纳苏氏集团的股份。这个时候,苏世渊不得不再次重提毒丸计划。他宁愿激起民愤,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必须召开股东大会强行推动定增计划。否则苏氏集团真的要易主了。

  然而苏世渊的决定已经晚了。完成第三次举牌之后,图灵集团一边继续在二级市场吸纳股票,一边到处接触其他持有苏氏集团股份的小股东,想要从他们手中购买苏氏集团的股份,从而完成第四次举牌。

  苏世渊没有办法,只能一边申请停牌,一边到处求人,想要跟其他合作伙伴拆借资金救市。可是苏氏集团的合作伙伴们并不看好苏世渊力挽狂澜的能力,更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图灵集团这个庞然大物。全都选择坐山观虎斗。唯有白家因为姻亲的关系,愿意借钱给苏世渊。但白家的家底有限,临时拆借最多也只能拿出二十亿。对于现在的局面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苏世渊彻底绝望了。

  霍柩都没想到这次攻击竟然会这么容易:总觉得苏世渊的应对不太符合他的人设。

  要知道苏世渊可是白手起家的老企业家了。在原著里面一向都很老奸巨猾。也不缺乏手腕。怎么这会儿表现的这么手足无措?

  很正常。第五陵淡淡说道:做实业的人,在股市上未必吃得开。

  霍柩仔细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原著里面,不论是苏氏集团的发迹,还是苏琢接手苏氏集团后搞事业的剧情,几乎全都围绕着实业方面。很少会有资本运作的环节。仅有的几次并购项目也都是寒凛这个主角攻出手操作的。

  霍柩原本觉得这可能是原著给主角攻设计的剧情,让主角攻受互补互助。可是这样的设定放在现实中,也就意味着苏家父子确实在资本运作这一块不太擅长。

  一个是不太擅长资本运作并且在集团内部引起股东不满的创始人,一个是经验丰富且拥有雄厚资本,并且随时可以调动海量现金流的顶尖操盘手,这一场发生在资本市场的狙击战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注定了结局。